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豫元語中評 分析教廷牧羊論與遷館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3 01:02:59


教廷內部神聖莊嚴,居高臨下鳥瞰氣勢非凡。(照片:王豫元提供)
 
  王豫元指出,耶穌會早在400多年前明朝萬曆年間(西元1583年)就有利瑪竇來華傳教,如今教宗方濟各更是出身耶穌會的首任教宗,方濟各上任後即任命教廷知中派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主教為國務卿,並不斷對中國大陸釋出善意,我們可以想見他對於中國的情感與使命感有多麼強烈與特殊。

  王豫元說,方濟各教宗對台灣也非常重視,他推動馬英九於2013年3月19日成為“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參加教宗就職典禮與會見教宗的“總統”,以及吳敦義於2014年4月成為第一位參加兩位先教宗封聖大典的“副總統”,兩項任務的圓滿完成都是因為教宗方濟各表示歡迎。

  王豫元表示,與中國關係正常化是自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自1987年與北京恢復對話以來,教廷的一貫政策。1999年2月10日,教廷國務卿蘇達諾(Cadinal Angelo Sodano)出席意大利駐教廷大使館的酒會中,被問到有關教廷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時曾說“只要中國大陸同意,教廷駐華大使館不必等到明天,當晚就可遷往北京。此非與“中華民國”斷絕關係,只是將使館遷回原地。”蘇達諾這席“遷館論”顯示了教廷與大陸建交的決心,但是事後蘇達諾說明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大陸有宗教自由的時候才會發生。

  王豫元說,本篤十六世曾說過“The Church is not a political power but a moral and spiritual institution(教廷不是一個政治權力,而是一個道德及精神的團體)”。教廷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傳教及照顧全球12億天主教友,教廷不是一個世俗國家,我們自然不能以世俗國家(Secular state)的角度去觀察教廷的外交。教廷重視和平、慈善、精神、人道與正義等普世價值,對教廷而言,外交及政治關係只是完成傳教任務的一種工具並非目的。

  王豫元表示,台梵雙邊關係近幾年在政府及教會共同努力合作下有極大及前所未有的進展,“中華民國”已經是教廷在世界上堅強的慈善和平及人道夥伴。教廷一直想把中國教會帶回普世教會,1984年若望保祿二世在接見台灣的主教團時親自付託台灣的教會擔任橋樑教會的角色。2005年11月教廷前外長陶然樞機主教在台北接受台灣的大綬景星勳章時也再度提出這項付託。

  王豫元認為,過去幾年他開始推動落實台灣擔任橋樑教會的任務,現在已經有許多大陸神職人員在台灣進修神學課程,或到台灣參訪天主教會在自由民主社會運作的模式。大陸過去封閉太久了,大陸教會的神學教育較為落後,台灣需要去協助它,確實做好教廷與中國大陸橋樑的角色,相信這樣將會減少未來梵陸關係進展對台灣可能造成的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