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峰立:孫子兵法哲學貫穿中美對抗核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8-25 00:26:11


 
  林峰立觀察,美國打過韓戰、參與越戰、兩伊戰爭及阿富汗戰爭等,但最後都以倉皇落逃收尾,這說明美國在戰爭決策及過程上是有問題的;又或者美國政壇上已無眼光長遠的政治家,否則怎不知道讓國力將養休息,而是任其持續耗損?每任上台的美國總統幾乎都在吃老本。這20年來美國衰敗的速度令人咋舌,尤其08年金融海嘯,再到18年新冠疫情迄今。美國雖然想維持美元的地位,並在中東保有的影響力,但以結果論,這個代價恐怕是太高的。

  阿富汗事件是美國興衰的分水嶺嗎?

  林峰立說,如果從“國家生產力”觀察,美國目前還是不錯的,但生產力背後仰賴的是社會力,以目前民主黨、共和黨的激烈鬥爭、意見分歧,幾乎只有在面對中國威脅時才有機會一致,但其他議題包括美國種族、貧富差距等也還是鮮明,文化上美國也更強調“個人”及“自由”;而非“團體”或“約束”,因此美國特色往往不利於社會力建設;反觀中國在這方面就團結有利許多。因此以長遠觀察,中美爭霸若打持久戰,拖得越久對美國反而越不利。

  最後林峰立引用《孫子兵法》“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美中對抗、博弈,通常都是美國先發動攻擊,譬如特朗普時期的貿易戰、科技戰,但美國發動攻擊後,中國大陸有受到重傷嗎?目前看來是沒有的。

  林峰立說,美國習慣用拳頭降伏他人,藉此創造以美國為優先的利益,因此美國所追求的是一個“破局的勝”;反觀中國強盛後經營一帶一路,想創造的是“全局的勝”。中美長久相比,美國就虛弱了,因此美國真的是很典型的案例。

  林峰立認為,拔人之城非攻也,破人之國非久也。中國強調和平崛,不跟美國爭霸其實隱含孫子兵法的智慧。美國或許善戰,但“慎戰”更是中國人的智慧。中國現在面對美國的挑釁,其實一直遵循孫子兵法中“勝”的概念。所謂“勝由爭出、勝于全勝、自保而全勝、先勝而後戰、勝于易勝、勝于無形、不戰而勝”這些其實貫穿著中美全方位博弈哲學之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