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世洋:香港應在兩岸交往中擔當積極角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1:02:38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劉世洋。(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記者 林艷 魚莎莎)第四屆兩岸關係澳門論壇日前在澳門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劉世洋就新形勢下港台關係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其前景思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邁入和平發展新階段,港台關係發展也迎來全新的歷史機遇。在兩岸雙方及香港各界大力推動下,港台各領域交流合作均取得長足發展。但是,港台關係在新時期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其進一步深化面臨不少制約和挑戰。當前兩岸關係進入鞏固深化期,提升港台關係不僅是兩地互動關係進一步深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實需要,同時港台關係的持續深化也將為新形勢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新活力。

  劉世洋闡述了2008年以來港台關係取得的重大進展,他表示,港台在政治、經濟、社會文教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他說,首先,港台政治關係取得明顯突破,初步建立公務交流和協商機制。1997年後,港台政治領域互動尤其是官員互訪一直非常薄弱。但2008年以來,港台關係在雙方施政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港台官員交流互訪迅速升溫。

  一方面,官方互動層級、頻率、規模、成果不斷躍升,突出表現在:台灣地方縣市長頻繁訪港,並受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部分受到香港特首親自接見;台灣黨政高層開始頻繁訪港,包括“部會”負責人、國民黨副主席,甚至吳敦義在正式接任“行政院長”前夕也曾造訪香港;香港政治人物訪台取得重大突破,包括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前任特首董建華等實現訪台,雙方主管涉台或涉港事務的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與台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還首次在台直接對話。

  兩地領導人互訪也開始提上日程,香港透過官方智庫釋放邀馬訪港的善意,曾蔭權明確表示願“在任內適當時間和場合訪問台灣”並獲馬英九正面回應。另一方面,港台雙方正式建立起公務聯繫機制,主要包括:2008年12月香港專責外貿推廣的法定機構貿易發展局在台設立辦事處,2010年4月港台相繼成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財團法人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作為兩地涉及公共政策溝通的平台,吳敦義稱這是“台港經濟及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紀元” ,2011年7月台灣在港機構由沿用45年的“中華旅行社”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013年5月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在台北正式開幕,標誌著“台港關係開啟新局面”。

  其次,他說,港台經濟交流日趨密切,經貿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港台經貿往來已形成可觀規模,台灣躍居香港第三大港產品出口市場、第八大轉口市場、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前十大投資來源地,雙方互為對方第四大交易夥伴。兩地金融合作大幅提升,在港上市台企紛紛回台第二上市上櫃或發行台灣存托憑證,強化了兩地股市的聯動性,台灣證交所與香港交易所就指數股票型基金跨境上市、共同編制兩岸三地代表性指數達成共識,台資銀行19家香港分行獲准承作人民幣業務。兩地經貿合作機制化程度不斷增強,港台分別在“協進會”和“策進會”下設立了“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與“經濟合作委員會”作為雙方貿易和投資交流平台,香港金管局也與台灣“金管會”正式簽訂銀行業監管備忘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