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記協新聞茶座:汪三貴談中國精准扶貧成效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00:13:49


汪三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記協10月27日在京舉辦新聞茶座,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扶貧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三貴以“中國的脫貧攻堅”為主題,與外國駐京記者、駐華使館新聞官、港澳台記者和內地記者進行交流。汪三貴介紹了中國扶貧政策的演變和精准扶貧目標、內容、成效等。

  汪三貴介紹說,中國的扶貧開發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1986到2013年,是區域扶貧開發階段;從2014年至今,是精准扶貧階段。區域扶貧開發的目標是推動貧困地區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在縮小區域差距的同時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為什麼實施精准扶貧?汪三貴表示,一是,剩餘的貧困人口難以從經濟增長和區域扶貧開發中受益。通過對整村推進項目進行評估後發現,扶貧投資的主要受益對象是貧困村中相對比較富裕的農戶,貧困農戶很少受益。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使平均收入以上的農戶的收入和消費年均增加9.2%,而平均收入以下的農戶基本沒有從整村推進項目中受益。此外,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不平等程度則在增加。二是,不實施精准扶貧,就不可能實現2020年減貧目標。

  汪三貴介紹說,精准扶貧的目標是,到2020年解決現有標準下所有貧困人口的絕對貧困問題,即一個都不能少。其標準有二,一是收入超過貧困線——2010年貧困線為2300元、2019年貧困線為3218元、2020年達到4000以上;二是“兩不愁、三保障”,穩定解決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

  汪三貴表示,精准扶貧的主要內容是,識別和瞄准到戶到人、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扶持對象動態調整、脫貧退出需要進行評估。為此採取了綜合性扶持措施,包括特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補償、異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會保障兜底等。

  汪三貴說,精准扶貧成效很大,主要表現為,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減貧速度不斷加快;832個貧困縣已經脫貧摘帽的達到780個,占93%;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實現快速增長;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改變了農村的基礎治理方式。

  談及2020年之後的扶貧策略,汪三貴表示,2020年後,扶貧的重點轉向相對貧困,屆時將是城鄉扶貧一體化,在策略上將注重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重點提升貧困家庭的人力資本(提高教育質量、改善健康狀況),更多依靠市場和專業性民間組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