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崛起的中俄將如何相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3-23 10:28:39  


  俄羅斯總統普京雖已是第四度訪華,但還是引起國際間廣泛關注,究其原因除了中俄此次在能源上達成若干協議,以及雙方有意要在四年後使雙邊貿易額達到800億美元等這些具體可以量化的成果外,更由於今、明兩年中俄破天荒地將在對方國家舉辦“國家年”,其範疇和規模均超過中法兩國年前舉辦的“中法文化年”。 
  
  尤其是普京訪華趕在胡錦濤訪美之前,其間究竟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由此,西方輿論在描述普京此次中國之行時,除了用“能源之旅”、“經貿之旅”等詞彙外,還用了“戰略之旅”來予以形容。 

  世界格局與中俄之“變” 

  中俄兩國在戰略、能源和經貿等領域裏的合作和依存關係,最近幾年已為國際社會所熟知。這一關係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之間從盟友變成敵人的情況形成強烈反差。中俄關係之“變”的迅捷及其程度,也不由得使人在驚訝之餘有點“不寒而慄”。就現階段的中俄關係而言,這無疑是世界格局和中俄各自國內狀況變化的結果。 
  
  上面提到的“世界格局”,就是冷戰結束,中俄面臨的戰略環境發生變化,雙方都需在美國面前保持獨立的外交定位;所謂“各自國內狀況”,則指中俄各自都在推行市場經濟改革,並重新走上振興或崛起之路。 
  
  因此,中俄關係現階段的特點是:雙方在戰略上互相依存,在能源和經貿上互相補充,並在一系列國家戰略問題上互相協調。 
  
  與此同時,雙方也都與美國發展緊密的關係,所以在戰略依存之中互相抱有一定的猜疑和警惕。其中,既有對對方與美國發展關係的猜疑,也有對對方振興後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潛在擔憂。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從石油管道的安大線到安納線直到泰納線,俄羅斯一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使中國吊足胃口而又不便發作。 
  
  因此,中俄目前的關係僅止於“互有所需”這一極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層面,而隱藏著深層的風險。這一深層風險就是,隨著兩國的相繼崛起,雙邊關係可能會再次面臨“變”的格局。 
  
  歷史上,中俄關係曾有過許多恩怨,也有過短暫的蜜月期和長期的冷戰;如果說冷戰後的現實使雙方接近,務實、理性的思維使雙方解決了長達400年的邊界糾紛,那麼面對未來中俄兩國相繼崛起的現實,這兩個大國又將如何相處? 
  
  西方的評論說,俄羅斯崛起將是未來八到十年內就可能發生的事情。屆時,歷史是否會以另一種形式重演?這恐怕是中俄在目前新的一輪蜜月期裏就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雙邊之間的“二熱二冷”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俄關係只有從目前脆弱的表層進入穩固的深層,才能保證未來兩國關係的平穩發展。換言之,中俄只有做到不但在戰略、能源和經貿上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和互相協調,而且也能在文化和民間層面做到互相欣賞,中俄關係才有真正穩健發展的基礎。而正是這一領域,還有許多可以提升的空間。 
  
  就目前而言,中俄關係有“二熱二冷”,亦即“老年熱,青年冷”、“上面熱,下面冷”:55歲以上的中國人,擁有強烈的“俄羅斯情結”,而30歲以下的中俄青年人,則是在美國文化的巨大衝擊下成長起來的,缺乏共鳴基礎;同樣,中俄最高層關係的關係熾熱與下層政府機關和國民之間的冷漠,也形成截然反差。這兩個瓶頸不突破,中俄關係從長期看仍有隱患。(文章來源:聯合早報 作者 邱震海) 


    相關專題: 普京訪華 推動能源軍事合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