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悲憤!檔案驚見滇西台籍慰安婦悲慘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15 00:56:18


雲南龍陵的董家溝日軍慰安所遺址,展出的慰安婦檔案有,也有台灣籍慰安婦的血淚史。(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8月15日電(記者 趙家麟後續報道)雲南龍陵的8月,灰暗的烏雲降下了雨水,落在董家溝日軍慰安所遺址,讓黑色走馬串角樓顯得格外的沈重。“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在董家溝日軍慰安所遺址,驚見離家鄉千萬里的台灣婦安慰,遠在滇西淪為日軍性奴隸、最後被殺害的血淚。

  14日,台灣婦女救援基金會聲援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脅迫拐騙當慰安婦的阿嬤,上午赴日本交流協會發動“一人一句,一人一心,對於日本政府,我有話要說!”的抗議活動。七十多年前的日軍罪行,世人猶未遺忘,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在雲南中緬邊境的龍陵,雨中來到董家溝慰安所遺址,這裡已成了日軍慰安所史料文物館,展示史實檔案與、照片、文物,見證日軍的罪行。

  董家溝日軍慰安所,建於1921年,走馬串角樓的四合院建築,占地840平方米,全院有大小房間30間,1942年被日軍強占設為“軍人服務社”慰安所,也是龍陵城五個日軍慰安所中最大的一處。

  根據考證,日軍曾將騰沖和龍陵的日軍慰安婦集中到董家溝慰安所來輪訓,這裡成了日軍慰安婦的集訓地。並由一位叫阿云婆的日本人管理,配了一名森山大實軍醫,專門負責對慰安婦定進耳體檢查。

  根據當地調查,首批到董家溝慰安所的慰安婦有23人,其中10人是日本女子“挺身隊”,另外13名是朝鮮人和來自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

  這處董家溝慰安所,伴隨著日軍的入侵到潰敗,雲南的龍陵存續了兩年多。在有資料可查的檔案中得知:

  1943年8月,從附近的芒市調來了一批“慰安婦”共20名,其中有15名朝鮮人、3名台灣人、2名日本人。1943年11月,這裡的慰安婦除了患病的外,全部被交換到騰沖。1944年11月,日軍從陵敗退時,這裡的“慰安婦”全部被日軍押到觀音寺腳下湯家溝槍殺或強迫服毒自殺。

  據查,日軍在滇西約設了30多處慰安所,調派及擄掠慰安婦達800多名,其中有500多名是被日軍強擄掠來滇西的。1942年5月,日軍先前廣西與緬甸還先調來第一批慰安婦,同年5月底從台灣調派上百名慰安婦。但最後被中國遠征軍俘獲的日軍慰安婦僅幾十人,其中被救的朝鮮籍“慰安婦”約十八、九人,被俘的日本籍“慰安婦”5人,但檔案資料完全沒有生還的台灣慰安婦。

  由大陸國台辦新聞局、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主辦的“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由大陸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擔任採訪團團長、中國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楊青任副團長。8月7日起至13日,安排走訪雲南騰沖、龍陵、瑞麗、楚雄、昆明,參訪抗日戰場、遺址與紀念館、訪問老兵等,回顧“中國遠征軍”的光榮戰役。中評社特派記者趙家麟、林艷全程隨團採訪報道。 

  參與“追憶中國遠征軍”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的兩岸及港澳四地媒體記者共32位,包括中評社、中央社、聯合報、旺報、東森電視台、中天電視台、無線衛星電視台、年代電視台、三立電視台、中華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社、中國台灣網、兩岸關係雜誌社、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福建東南衛視、廈門衛視、澳門澳亞衛視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