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楨林:讓台灣民眾感到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8 15:06:27


台灣前陸軍總司令、備役上將李楨林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記者 王平)台灣前陸軍總司令、備役上將李楨林表示,中國大陸已是國力僅次於美國的泱泱大國,不久的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台灣不可能走向“獨立”,在一個大中國的架構下, 大陸可釋放更多的善意, 更大的空間,讓台灣民眾重建自信,展現活力, 参與國際經濟競争,重返亞洲四小龍行列。當台灣民眾感到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時,統一大業,水到渠成。

  李楨林日前來香港參加第五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並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他對兩岸怎樣才能達到和平統一這個問題,經過思考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2005年4月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先生與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錦濤先生會談公報中,首次提出“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2008年12月,胡前總書記在六點對台政策方針中,再度提出 “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可見結束敵對,和平協議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2013年10月,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接收國際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民眾擔心討論和平協議的問題會變成討論統一的問題。最好是經過一次公民投票。軍事互信機制同樣具有敏感性,目前台灣內部還沒取得共識,但由於兩岸關係不斷的發展,並不是絕對不能討論”。

  他表示,事實上台灣所顧慮的不只這些,最重要的還是美國的態度,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並不等於威脅解除,兩岸關係蓬勃發展, 固令人鼓舞,但亦有其脆弱的一面,如若台灣島內政局發生變化,台獨意識膨脹,即可能導致兩岸關係迅速惡化。台美關係以美國國家利益為核心,美國樂見兩岸和平發展,甚至鼓勵簽訂“中程協議”, 惟任何協議必為美國所關切,尤其是軍事方面的協議。結束敵對,和平協議,互信機制,任何一項的簽定,對台美關係都可能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或變數,這才是台灣所擔心的。為何要這般在意美國? 這是歷史,地緣和台灣現狀的必然,未來有賴兩岸關係良性發展解決。

  “軍事互信機制”是後冷戰時期的產物,東西兩大集團,勢力伯仲,各擁有大量毀滅性戰略武力,為防範因意外或情勢誤判而引發衝突,設立各項互信防制措施。他指出,兩岸軍力已亟不對稱,台灣方面既無遠程投射兵力,亦無核武,且在戰略上自1979年即由“攻守一體”改為“防衛固守”。 故對大陸構不成任何威脅,即使偶發性意外亦不至掀起戰端。 近年來大陸在東南海展現很多積極性作為,如重劃防空識別區,派遣海空兵力進出東,南海域巡航,諸如此類與台灣有關的重要作為或軍事活動,建議大陸事先知會台灣,使台灣有被尊重的感覺,有因應的時間,如此形成慣例,以慣例代替協定,進而發展建立熱線等措施。兩岸退役軍官交流在黄埔同學會及相關機構社團推動下,可謂頻繁, 包括邀訪,聯誼活動及不同議題之論壇等, 對促進兩岸軍方相互了解,具有正面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