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水北調河南段:施工難度最大 成績最顯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6 00:18:57


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楊繼成向中評社介紹工程河南段整體情況。(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鄭州9月6日電(記者 范穎薇 徐夢溪)河南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又是受水區,地位十分特殊,任務十分艱巨。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楊繼成在南水北調工程暨河南歷史文化採訪活動中介紹工程河南段整體情況時表示,中線工程實施難度大,特別是膨脹土處理、穿黃工程施工等都是世界級技術難題。

  施工難度大 多為世界級技術難題

  楊繼成說,河南段的總幹渠穿越焦作主城區以及鄭州、南陽等城市規劃區,涉及利益主體眾多,棘手疑難問題突出;高填方、高地下水位、煤礦采空區、膨脹土等渠段相互交織,實施難度大,特別是膨脹土處理、穿黃工程施工等都是世界級技術難題。

  除了施工難度大,楊繼成表示,南水北調河南段還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戰線最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河南境內731公里,占全線的57%,超過了河北段和北京段的總長度。二是投資最大。河南省境內幹線工程概算投資1160億元,佔中線工程概算總投資的一半。三是移民最多。搬遷安置移民共計22萬多人,是中線工程移民征遷群眾數量最多的省份。四是占地最多。總幹渠、庫區淹沒及移民新村建設總占地面積超過61萬畝,相當於一個中等縣的耕地面積。五是用水最多。年分配河南省水量37.7億立方米,占調水總量95億立方米的40%。六是開工最晚。河南省境內黃河以南大部分渠段2011年才破土動工,比其他段開工整整晚了6年。七是任務最重。河南段工程累計完成工程量7.4億立方米,如果修築成50厘米厚、6個車道寬的高速公路,可以繞地球一圈;總幹渠各種交叉建築物密集,布置渠首大壩、大型隧洞、渡槽、橋梁、倒虹吸等1254座,平均每公里1.7座。特別是橋梁建設既關乎地方經濟發展,又涉及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正確處理好工程建設與維護群眾利益的關係,協調任務繁重。八是文物最多。河南省累計完成369項文物保護項目,考古發掘面積90多萬平方米,搶救發掘出土文物10萬餘件,具有極為重要的考古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