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採訪手記:中原尋根、追蹤南水北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6 01:40:47


中評社採訪組5日抵達鄭州,自6日起至12日深入河南省各地採訪。(中評社圖)
  中評社鄭州9月6日電(記者 陳耀桂)應河南省台辦邀請,中評社採訪組5日抵達鄭州,自6日起至12日深入河南省各地採訪。根據行程安排,採訪團在河南採訪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工程的建設、通水情況,一條是歷史文化尋根,將參訪黃帝故里、殷墟、漢霸二王城、雲夢山鬼穀子修道講學地、清明上河園等。

  河南地處中原,最早的農耕文明在這裡起步,先民們在黃河中下游這塊肥沃的土地上開啟了華夏的歷史。中原的人民又從這裡開疆拓土,開枝散葉,遠達中國南方各地,有的還漂洋過海,下南洋、走世界,因此是全球中國人的“根親聖地”。

  昨天一抵達鄭州,記者就有走進“老家”的感覺。接機的台辦李處長熱情問,來過鄭州嗎?記者答第一次來,不過500年前到過,李處長大笑,他知道記者說的意思。福建、潮汕一帶的人民,歷代為避戰亂,從中原不斷南遷。記者是潮州人,也來自河南老家。

  在昨晚的接風宴上,河南省台辦副主任杜春景說起,在河南一些地方,那裡的人家一見到外人,第一句總是說,“回來啦”。有些外人不解,我是第一次來,也不認識,為什麼會說“回來啦”?原來,那裡的人都將大家當成親戚看待,他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從河南出去的,老家都在河南。

  看到記者姓陳,杜春景說起陳姓的來源。她說,春秋戰國時代的陳國,建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現有300中華大姓中有171個起源於河南,98個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