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生北京初體驗 最愛吃果丹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8 00:21:28


“新西行漫記”於8月15日在北京啟程(中評社 秦正陽攝)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秦正陽)“新西行漫記”於8月15日在北京啟程,8月15日上午來自兩岸四地11所高校的125名傳媒院系大學生們參觀了位於北京盧溝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當天下午“新西行漫記”啟動儀式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青年學子與眾多藝術家齊聚一堂,正式開啟征程。

  不少台灣同學雖然以前來過大陸,但到北京還是第一次。當被問到初到北京有怎樣感受時,來自台灣交通大學的許同學對中評社記者說,一下飛機語言相通,聽到的都是中文,看到的也都是華人,眼前字都看得懂,北京的風景建築以及近期的氣候和台灣都很像。但慢慢的覺得很多方面差很多,尤其在吃東西方面,比如北京的面條就分為很多種。但也發現很多北京小吃攤賣的小吃和台灣的很像,有些只是名稱上的差別,比如烤冷麵在台灣叫蔥抓餅。她笑稱自己最喜歡吃的是大陸的山楂果丹皮。

  許同學特別提到,在北京看到報刊亭覺得很新鮮,因為台灣沒有報亭這種東西,大家都在便利商店買報刊。而且之前聽說北京因為辦奧運,報亭全部被拆了。所以這次在北京看到報亭覺得是很有趣的東西,一個小的報停就可以供給很多民生用品。我覺得很多老的文化的東西保留下來很難,就像台灣很多老的雜貨店也都不見了。

  來自台灣交通大學的林同學對中評社記者說,北京很像熟悉的都市樣子,大家也都蠻和善可親,不過在北京很多人講話太快了。在北京旅行還是要有當地人比較好,因為太大了容易迷路,大家也都蠻和善可親。

  此次“愛只因有你”大型公益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之——“新西行漫記”以“重走斯諾道路,感悟民族精神”為主題,來自兩岸四地的百餘名傳媒院系的大學生們將沿著80年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足跡,在重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歷史的同時,了解當下中國的最新發展變化。此次“新西行漫記” 由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攜手北京大學愛基金、甘肅省鄉村教師培訓志願者聯合會,以及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華女子學院、西北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台灣交通大學、台灣世新大學等兩岸四地共十一所高校共同舉辦。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