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招手農業合作 台灣農友:扁政府不用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8 09:44:38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通過協助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七項建議,人在大陸開會的台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表示樂觀其成,他只希望政治力不要介入兩岸農業交流,讓這七點結論能徹底執行。 

  專業第一 小農規模非易事 

  中國時報報道,台南玉井農會總幹事黃澄清認為,對小農規模的台灣農民而言,恐怕並不容易,且農業投資成本雄厚講究專業,“政府不用擔心,不怕死的就讓他去!” 

  不過,黃澄清也發現,台商在海南島經營農業多年之後,雖然失敗率高達九成,但木瓜和鳳梨的品質已直追台灣,特別是台農十七號鳳梨,已成為台灣在大陸和外銷市場的勁敵。一旦開放回銷,台灣水果的優勢將很難維持。 

  農運人士詹澈則認為,兩岸農業論壇取得的最新結論,包括廿項排除貿易障礙和綠色通關優惠,可以增加台灣農產品出口到大陸的機動性,提升大陸市場調節台灣農產品行情的功能。玉井農會就利用這種方式維持農民會員種植的鳳梨、芭樂,不致賤價求售。 

  通路不熟 種出來未必能賣 

  這也是現階段台灣農業系統對大陸市場定位的共識,其實就是通路問題。黃澄清說,連在大陸投資的台商也相當困擾,“種出來不一定賣的出去。”若無大陸官方協助,就必需“熟門熟路”。像黃澄清就懂得玉井楊桃在上海不好賣時,如何利用運輸越南芒果的“回頭車”,用最便宜的運輸成本,把楊桃載到南方市場去賣。 

  他指出,雖然大陸官方不斷地畫出農業專區,但偏遠地區需考量居高不下的運輸成本,再加上植物有氣候適應的問題,中共官方的末稍神經,在檢疫、通關速度等政策上配合有問題,“台商在大陸投資農業生產,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張永成則說,台灣與大陸人民是同文同種,飲食習慣相仿,發展農業交流是互補互利。尤其,台灣農民素來發展優質農產品,各級產品有不同層面消費群,本應拓展世界進口通路,若能以快速通道的方式輸出大陸,採多市場取向推廣,台灣農業才有前途。 

  政治介入 執行力等於是零 

  不過,最讓張永成憂心的部分,即是政治角力介入農業交流,他說,以兩岸目前政壇發展趨勢觀察,這七項結論其實難以付諸實行,除非確實排除政治因素,否則執行力幾乎等於零。 

  玉井鄉農會昨天聞訊兩岸農業論壇做出七項結論,最感振奮,秘書張平山說,外銷需經香港轉運,運程耗掉四、五天,芒果不易保鮮,如果能夠縮短航程,若能直航一天即可到達,省時又便捷,這點對農民幫助最大。 

  嘉義中埔鄉農會總幹事方清居表示,這次兩岸農業論壇所談的都已是很成熟的觀念,但因為與政策有關,“問題在政府要不要做而已”。 

  方清居強調,“台灣優先”是農產品外銷時最應考量的方向,中國大陸假冒台灣農產品在當地註冊商標,本來就是應該優先取締對象。


    相關專題: 兩岸農業論壇 推進合作雙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