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忠信:馬英九兼黨主席之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0 15:39:40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台灣政治評論員胡忠信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說,七月二十六日國民黨舉行黨主席選舉,馬英九以93.87%得票率高票當選,由於黨主席是“同額競選”,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分析馬英九的得票率已無任何意義。但是值得分析的是為何只有56.95%的投票率?“投票率”不及五成的縣市包括: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與台南市,除了台南市是民進黨執政因素以外,為何五個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黨員投票率不及五成?那才是問題的重點。 

  台北市、台北縣是都市菁英地區,國民黨員投票意願不高,固然與郝龍斌、周錫瑋政績表現不夠亮麗有關,但貓纜、內湖捷運引起市民不滿,也投射到“前市長”馬英九身上;北部都會區有如此低的投票率,固然來自“同額競選”激不起選情熱度,但菁英選民對國民黨執政者的不滿,也可從不及五成的低投票率看出端倪。 

  從二○○五年起,民進黨在縣市長、“立委”、“總統”大選“三連敗”,不是國民黨在野“生聚教訓”,也不是馬英九“天縱英明”,而是陳水扁施政不得人心,不斷捲入貪腐風暴,也就是民進黨的墮落、腐化、失去理想與目標,才有國民黨在縣市長、“立委”、“總統”大選的勝利基礎。引用賈誼在《過秦論》的結論:“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國民黨並無攻擊實力,而是民進黨在民意壓力下不斷棄守,國民黨何來改革?地方派系盤據如故,馬英九也不過是“撿現成”,坐收漁翁之利而已。 

  有利施政 挑戰艱巨 

  以具有公信力的《遠見雜誌》民調為例,在國民黨主席改選之前所公布的馬英九支持度,有一半民意對馬英九不滿。民進黨自去年五月交出政權以來,一則陷入陳水扁的官司風暴,一則在大陸政策上舉棋不定,由於失去願景與目標,又缺乏魅力型的領導人物,民進黨不斷失分,非常吊詭的等於轉移了人民對馬英九施政的焦點。馬英九繼續“消費民進黨”,只要民進黨在谷底盤旋,馬英九就坐擁大權,毫無危機意識可言。 

  馬英九以“總統”身份兼任國民黨主席,或有他自己的考量。但人民關心的是:“到底執政者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怎麼落實?”“如何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如今馬英九將黨政合為一體,揮舞黨鞭可以透過黨務系統、“立法院”輔助行政系統的運作。台灣二十一縣市,民進黨只有執政七個縣市,而且侷促西南一隅,“立法院”只有二十七席民進黨籍席次,國民黨可以輕易掌握四分之三“立委”多數,人民又特別厚愛馬英九,給予57%的“總統”得票率,有了“總統”、“立院”、縣市長、黨務四大支柱的加持,如果馬英九還做不好,問題又出在哪裡呢? 

  七月二十七日,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次日,台股正式攻上七千點大關,媒體用“馬主席行情”加以形容,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也致電道賀,聚焦於兩岸和平,但是在亮麗外表的背後,馬英九有值得欣喜之處嗎?民進黨不長進,將自己與陳水扁的官司活生生綁在一起,只要陳水扁的官司正在進行,人民就不會忘記陳水扁執政八年的夢魘,馬英九總不能依賴胡錦濤的善意與陳水扁的“負債”做為執政的燃料劑吧。 

  國民黨的“黑金體質”一直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馬英九本來就拖不動政務系統,如今再把黨務往身上攬,勢必“一個頭兩個大”。“不沾鍋”、“怕廚房油膩”的馬英九要處理“尚黑”的黨務,問題與難題才正要開始。


    相關專題: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