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馬英九應善用民意 堅持各項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7 09:24:57  


馬英九應該善用民意,堅持各項政治改革,不與短視的政客妥協。
  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中國國民黨於今日召開第十八屆全代會,也是馬英九回任國民黨主席的第一天。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自從中常會開放黨代表投票以來,此次中常會選舉被外界批評是“選風敗壞最嚴重的一次”,對新任的馬主席來說,應是當頭棒喝的第一個警訊。

  社評說,社會對馬英九回鍋擔任國民黨主席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黨政協調對馬政府未來的施政作為有幫助,也有人批評他自毀競選承諾的行為不足取,民進黨更污衊他的上任是過去“黨國體制”的復辟。

  不可否認,自從馬英九先生就任“總統”一年多來,遭遇到的內外挑戰讓他的高人氣一下子就跌到谷底:前所未有的國際金融海嘯使得台灣的經濟遭受重創,高失業率及低迷不振的經濟環境讓馬政府焦頭爛額,讓許多原先抱持著“馬上好”的人民失望不已;前任“行政院長”劉兆玄的行政團隊與國民黨居多數的“立法院”的互動關係也導致政府績效不彰,而今年八月初的莫拉克颱風更造成民衆對“劉內閣”信心的全面崩盤,即使改善的兩岸關係仍無法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

  社評指出,種種的嚴峻考驗都讓原先堅持“憲政體制”、退居第二線的馬英九思量如何改善行政團隊的形象,也才會動了參選黨主席的念頭,希望能帶頭扭轉國民黨政府的整體形象。馬英九於今年6月16日首度闡述為何參選黨主席的決定,就是“回應人民期待”與“執政挑戰”,並強調過去的“以黨領政”時代已過,現今應該是“以黨輔政”了。雖然大多數人民也不相信馬英九回任黨主席就是走威權時代的老路,不過,民眾對於馬英九能否以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身份,來有效整合行政與立法的步調,普遍存有觀望的態度,這應該是馬英九接任黨主席之後,亟需解決的難題。

  雖然最新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已有回升跡象,但為了重振民衆對馬英九以及國民黨行政、立法團隊的信心,仍建議馬英九從下列幾點著手,如此不但能恢復民衆對政府的信任,更能將“國家”帶往嶄新的局面。

  首先,就是嚴正宣示政府打擊貪腐、拒絕與貪官污吏妥協的決心。民衆對馬英九清廉執政有絕對信心,卻因國民黨過去的包袱所拖累,對於地方官員的清廉度卻有極高質疑,這對馬英九來說。是相當大的刺激。馬英九去年高票當選的原因之一,正是人民不恥陳水扁一家人涉及貪腐的行為,連帶使得民進黨的士氣遭到打擊。
 
  馬英九勝選的另一原因,就是人民希望政治風氣能有徹底的改變,朝向溫和、理性、杜絕貪污的民主社會。這樣的氛圍其實正是馬英九最需要的改革動力及支持,馬英九應有魄力來回應人民的期待,將任何有涉及違法的政客繩之以法,改正政治環境,這才是“國家”領導人不可懈怠的責任。

  其次,就是端正選風,嚴格打擊任何違法亂紀的買票行為。馬政府必須瞭解,雖然民進黨不思與陳水扁切割而讓人民徹底失望,但國民黨仍不能自得意滿,以為人民一定會支持國民黨候選人,從苗栗、雲林“立委”補選就可看出民心思變,人民不見得會支持所有國民黨的候選人。

  此次雲林“立委”補選暴露出國民黨黨中央與地方派系長期以來的干戈,亟待馬英九以黨主席之尊來面對。這裡有個進退兩難的難題。坦白說,國民黨的確要為地方派系的不好形象負起極大責任,畢竟這是國民黨過去保持執政優勢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地方政客與黑道或非法活動掛勾,更有少數政客魚肉鄉民,視法紀於無物。到頭來,人民會將此記在國民黨頭上。如果有這樣的政客繼續危害善良百姓,那馬英九當然有責任要求相關單位嚴格取締。

  反過來說,也有些地方派系瞭解民主化改革的另一面,就是健全法治社會,從過去的“人治”進步到“法治”,所以亟思改革,也推出形象不錯的人選,比如雲林縣“立委”張嘉郡以及基隆市“立委”謝國樑。推派這樣的優秀人選不但對國民黨有改善正面形象的積極作用,對於改正派系形象也有幫助。如果馬英九能從這裡下手來解決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問題的話,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社評說,的確,歷經陳水扁時代的激進路線以及分化社會的教訓後,人民希望領導人是個能團結國民力量、確保人民幸福的政治家,而不是短視自利的政客。去年馬英九與民進黨的謝長廷票數差距之大的意義,就是人民已經厭惡政治操弄人民的手法了。

  馬英九有不同於其他政治人物的特質,其“溫、良、恭、儉、讓”的人格,使得人民願意將“國家”交給他。馬英九應該善用民意,堅持各項政治改革,不與短視的政客妥協,固然會有短期的反撲,然而常此下去,馬英九的改革必然會得到全體台灣人的支持與認同。 


    相關專題: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