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李”外交發“力”不避“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9 09:01:56  


習近平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評社記者 單寧攝)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美國《僑報》3月18日載文《“習李”外交發“力”不避“利”》,摘要如下:

  中國“兩會”17日閉幕,“新內閣”班子成形,“習李”政治周期正式開啟。海內外觀察家紛紛從人事布局的變動與領導人的言行中,發掘中國下一個五至十年內政、外交政策的“新蘊”。尤其是一個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在處理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時會有什麼新思維,成為焦點。

  按照近幾屆的慣例,五名國務委員中會有一位外交背景的人員,以突顯外交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今次,原外交部長楊潔篪升任國務委員,他以豐富的中美外交經驗、老道的危機管控經驗(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行事講究策略而著稱,是美國主流社會所熟識、信服的“老虎楊”(Tiger Yang)。

  與此同時,熟悉亞洲事務的原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出任外長,他曾任駐日大使,風格“剛柔並濟”,是一位廣有人脈與聲譽的“日本通”;他還有主持朝核“六方會談”、處理中國-東盟區域合作以及南海問題的經驗。

  兩位外交團隊核心人物的背景,與中國外交近期遭遇的“煩心事”基本吻合:美國重返亞太致中美猜忌加深,中日因釣魚島爭端劍拔弩張,南海問題波濤汹湧,朝鮮胡鬧忙中添亂……高層用意不言而喻:通過建構積極的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促進熱點問題的解決,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外交重心,而任用“對的人”或能達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除了人事安排上的用心,習、李兩位最高領導人也利用“兩會”期間的種種渠道與平台,向國際社會傳達“中國的聲音”。綜合習李公開講話、官媒新聞披露看,習、李的國際觀更務實、更精確化、更具戰略性:一端是設置最基本的底線,一旦“被觸底”該發力時就發力;另一端是毫不避諱對共同利益的追求,提供競爭合作的無限空間。

  什麼時候發力?涉及中國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時。17日的首秀中,李克強在回應了有關中美、中俄關係的提問後,又在記者會結束前一刻,特意“與外國記者再講幾句”,其中提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決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意志。如果西方人明白中國人“鋼鐵意志”的習慣用語,就該知道那是堅不可摧的存在,也就該明白這句“壓軸語”的分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