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文章:老蕭把握時機赴博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16 10:23:53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資深台灣問題評論員林修祺的文章說,馬英九、蕭萬長在“三.二二”當選後,籌備上任執政的事務千頭萬緒,可謂百廢待舉,仍不肯錯過出席博鰲的機會,可見他們心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及時把握面臨的歷史機遇,實現兩岸經貿交流正常化,構建台海和平互動的新架構。

  蕭萬長當選“副總統”後,向博鰲論壇補辦報名手續,由於時間非常倉促,其率領的代表團,只能以具有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或顧問身份的人士參加,除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外,隨行者有基金會執行長洪讀、諮詢委員蘇起等。蘇起曾任陸委會主委,在二○○○年創造“九二共識”一詞,現為馬營策士,也是“國安會秘書長”熱門人選,他在今次博鰲論壇先與大陸官方接觸,是兩岸重啟兩會協商最重要一步。

  及時把握機遇

  文章說,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截止報名後,蕭萬長為何還要補辦報名手續力求出席?他在四月七日召開記者會時指出,他從來不放棄任何有助於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機會,更不會放棄有助於提升台灣人民福祉的機會,並強調“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對他此行“樂觀其成”。老蕭表示以財團法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身份,出席在中國海南省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此為“國際與兩岸經貿交流平台”,希望將台灣的善意與誠意轉達給對岸,以增加雙方互信的基礎。

  馬英九、蕭萬長在“三.二二”當選後,籌備上任執政的事務千頭萬緒,可謂百廢待舉,仍不肯錯過出席博鰲的機會,透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等管道與大陸溝通,爭取主辦者同意蕭萬長補辦報名手續,可見他們心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及時把握面臨的歷史機遇,實現兩岸經貿交流正常化,構建台海和平互動的新架構。大陸方面亦不因蕭萬長有“準副總統”身份及過了報名時限而拒絕,還在包機等相關作業上充分協助,並給予相當於連戰的高規格禮遇,這也顯示北京及時、有效把握歷史機遇,對台表現出高度的善意和誠意,努力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蕭萬長行前表示,他此行是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身份率團參加,基金會是博鰲論壇的創始會員,從二○○五年至今都有參加年會,今年依照往例組團參加。雖然老蕭表示今次依照往例,仍以個人名義及“平民”身份參加年會,但他今次出席,畢竟已頂著“準副總統”的身份,更有“準總統”馬英九的授意,所以蕭萬長今次出席論壇與胡錦濤主席會談,與往年的性質不同,別具歷史意義,可視為兩岸領導人接觸對話的雛型。會談氣氛坦誠、融洽,並在包機直航、開放大陸人士赴台旅遊等經濟交流議題取得成果。這個看點是馬蕭當選後兩岸政經關係發展第一個令人鼓舞的事件。

  “準副總統”登陸

  文章指出,在“三.二二”到“五.二○”這段政治敏感期或靈活期,馬英九曾表示有意訪問美國、日本,這個消息沉寂後,“胡蕭會”顯得格外微妙。“胡蕭會”歷史性的面談及取得成果,並非偶然的神來之筆,自二○○五年起,國共已建立黨際交流的平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已成為國共兩黨的最大共識和主要政策,國民黨在台重新執政後,自然成為兩岸政府的主要交集點。

  馬蕭當選後,重申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胡錦濤主席三月二十六日與美國總統布什通電話時,也強調“九二共識”是恢復兩岸協商談判的基礎,還提及“雙方認知一個中國,但同意各自定義不同”。蘇起指英文版的新聞稿中,胡錦濤向布什說過“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認為是對馬英九的善意回應。在雙方都揚棄敵對情緒,都釋放善意和誠意之下,象徵兩岸領導人首次會談的“胡蕭會”也就應運而生了。以此為起點,可預期兩岸和平時代可大可久。

  文章分析,誠然,對兩岸和平發展可以有很樂觀的期待,但不意味著兩岸協商談判很快就有重大突破,更不等於兩岸政治關係從此一帆風順。原因有二:

  其一,民進黨在“府院”的兩次大選中慘敗出局後,仍極力反對和杯葛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和舉措。最近民進黨就對蕭萬長出席博鰲論壇發動排山倒海的攻擊。蘇貞昌警告老蕭不要有失身份,絕不能將台灣的主權地位迷失掉,應該“把中華民國表表看”。綠營立委及媒體更惡毒攻擊蕭此行“掉入陷阱、喪權辱國、矮化台灣、出賣台灣”。在有四成多支持者的民進黨強力牽制下,國民黨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肯定受到相當局限和掣肘,不可能將國共原先的共識完全轉化、落實為具體政策。

  談判經易政難

  其二,隨著“台灣主體性”成為島內主流,國民黨馬英九至少在選舉論述上承襲了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今次國民黨重新贏得執政權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基本上完成了與其一九四九年以前歷史的切割,成功轉型為台灣國民黨。如今國民黨馬英九堅持的“一中各表”、“互不否認”,強調的重點不在“一中”而在於“互不隸屬”的政治現實。馬英九提出要捍衛“中華民國”來尋求兩岸“對等”,來維護台灣的尊嚴,實質就是“獨台”。故今後馬英九政府與北京談判,並非擱置主權,只是擱置主權爭議而已,因而只能在經貿性、事務性的議題取得成果,至於結束兩岸政治敵對狀態、台灣“外交”空間等政治談判,則極難取得進展。

  文章說,此外,馬英九強調要當“全民總統”,因此他與大陸協商談判時,會先凝聚藍綠共識,亦可能利用民進黨的反對、杯葛,作為策略縱深與談判的籌碼,而採取強硬立場。因此,在馬英九任內,兩岸的經貿關係、文化關係及和平共處關係可望得到長足發展,而兩岸之間的定位及政治關係則難有較大突破。


    相關專題: 博鰲論壇 胡蕭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