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6 】 
如何發展中日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8 17:36:09  


2005年第十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在长野召开
  中評社訊╱題:如何發展中日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作者:張沱生(北京),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部主任

  編者按:如何發展中日之間長期友好合作關係,是當前中日兩國有識之士深思的重大課題。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當前兩國關係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發展趨勢,探討了雙方關係惡化的原因,提出了穩定、改善與發展中日關係的近、中、遠期目標和政策建議,值得讀者垂注。 

  關於中日間的主要摩擦與分歧 

  二○○四年下半年以來,中日在一系列問題上的爭議全面爆發,涉及歷史問題、台灣問題、領土及海洋權益問題、能源問題、日本軍事力量發展與日美同盟問題、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問題、中國潛艇進入日本水域問題、日本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等;雙方的戰略猜疑【一】亦進一步突顯。這在中日恢復邦交以來還是第一次。此前中日關係曾在一九九五至一九九六年陷入過一次低谷,但那時卻不曾有這樣多的摩擦同時出現,雙方的爭議也遠未達到如此激烈的程度。

  在發生摩擦的眾多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歷史問題、台灣問題、領土及海洋權益問題。其他問題多與這三者有關係,有些則是直接由其所引發的。而兩國間的戰略猜疑則是雙方諸多分歧的集中反映。從長遠看,如果這三個問題能得到基本控制或較好的解決,中日間的摩擦將會明顯減少與緩和,雙方的戰略猜疑也將顯著下降。

  (一)歷史問題

  歷史問題是中日關係中長期存在的問題。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雙方即幾次因此發生較大的摩擦;在九十年代,摩擦開始呈現增多與加劇的趨勢;進入新世紀後,歷史問題已成為中日關係發展的嚴重障礙。

  無數事實表明,在歷史問題上造成雙方摩擦的主要原因是在日本方面,最大的禍源是日本的右翼勢力,是它們美化、歪曲、否認侵略歷史的言行,一次次地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給中日關係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干擾。而近十年來,隨著日本社會思潮日趨保守和日本右翼勢力在政府的影響不斷上昇,這種情況已變得愈發嚴重。自二○○一年起,小泉首相不顧中韓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強烈反對,連續五年參拜供奉有十四名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日本政府兩次批准右翼團體撰寫的嚴重歪曲歷史的教科書出版,是其中最突出的事例。日本方面的錯誤做法,使中日政治關係陷入了嚴重的困境【二】。

  中日恢復邦交以來,日本政府對歷史問題的立場和表態曾逐漸有所進步,也曾多次對侵略歷史做出反省並向中國道歉。其中一九九五年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的正式表態,對歷史做出了比較全面的反省,承認了歷史上日本對亞洲國家的「殖民統治和侵略」,並做了公開「道歉」。這至今仍是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正式立場。小泉首相二○○五年春在印尼紀念萬隆會議五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及同年八月十五日的講話,也再次對日本的侵略歷史做了反省。對於日本政府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這些進步,中國政府曾給予充分肯定。但是在歷史問題上的進步是緩慢的,日本的歷史觀與亞洲國家之間仍有較大差距;而日本國內頻繁出現的美化、否認和淡化侵略歷史的言行,包括小泉首相等高官的許多錯誤言行,又必然使日本官方的正式表態黯然失色。針對這種情況,二○○五年四月,在雅加達會見小泉首相時,胡錦濤主席明確提出,希望日本落實其反省侵略戰爭的承諾,表達了中國政府既堅持原則又十分務實的態度和立場。

  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日本之所以存在相當混亂的情況,原因非常複雜,這與其獨特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遭受美國原子彈打擊而產生的「悲情」有關;但戰後日本民主改革不徹底,做成「夾生飯」,則是最根本的原因。對此,美國是有責任的,它在戰後保留了日本天皇及天皇制度,在冷戰出現、特別是朝鮮戰爭爆發後,更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很快調整了對日政策【三】。其後果是日本對軍國主義清算不徹底,造成日本國民對侵略戰爭歷史認識的普遍模糊與混亂,眾多日本政治家對侵略戰爭歷史持曖昧和遮掩的態度。這與在德國,法西斯主義被徹底清算,希特勒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形成很大的反差。

  一九九八年,韓日雙方同意,日本就侵略歷史問題對韓國作出正式書面道歉,從此「了斷」歷史問題。但不久之後,兩國即因日本「教科書問題」和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摩擦再起,至今不已。這不禁讓人想到,正式的決議和道歉固然重要,但在日本目前的情況下,要想一舉「了斷」歷史問題並不現實。無論是在韓日之間還是在中日之間,要徹底解決歷史問題,還要走相當長的路。

  作出上述判斷,並非預言歷史問題在廿一世紀必將長期給中日關係帶來嚴重困擾。中日之間這段不幸的歷史畢竟已經過去了六十年,日本的社會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戰後的日本,軍國主義制度被廢除,制定了和平憲法,並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制度;雖然由於民主改革不徹底,軍國主義的殘餘勢力幽靈不死,但其活動卻為絕大多數日本人民所唾棄,其復活軍國主義的夢想無法實現。日本民眾在歷史問題上存在種種模糊認識以至某些錯誤看法,這是中日兩國民眾產生隔膜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與日本右翼堅持皇國史觀、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有著本質的區別。至於目前日本正在醞釀的修憲,因為它關係到日本未來的走向,關係到日本是否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否作軍事大國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但是,即使日本成為軍事大國也並不等於恢復軍國主義【四】,對此應有清醒、科學的認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