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國護衛艦誤射導彈報告出爐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0:06:08


德國海軍“黑森”號護衛艦。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據外媒5月7日報導,一名德國陸軍上校和一名美國海軍中校日前聯合撰寫報告,詳細分析了今年2月德國海軍護衛艦誤射防空導彈,險些擊落美國無人機的事件,再度引發外界對該事件的關注和討論。

  2月26日,德國海軍“黑森”號護衛艦在紅海執行護航任務期間,向一架無人機發射了兩枚“標準”-2型防空導彈,均未擊中目標。該無人機隨後確認為美軍執行偵察任務的MQ-9“捕食者”大型無人機。這一事件在德國國內引起熱議,德國媒體對海軍當前主力防空護衛艦的作戰能力提出質疑。最新出爐的報告認為,德國海軍此次誤射由多方面原因導致。

  首先,涉事美軍無人機未開啟敵我識別系統。據瞭解,在“黑森”號的艦載雷達捕捉到一架無人機接近其防空責任區後,曾嘗試通過敵我識別系統確認其身份,但未獲回應。美軍事後承認,該無人機在此次飛行中並未開啟敵我識別系統的應答器。分析認為,繼2023年11月和2024年2月兩架MQ-9無人機被也門胡塞武裝擊落後,美軍可能試圖使其行動更加低調和隱秘。

  其次,美軍在紅海地區的聯合指揮部提供了錯誤信息。在無人機應答器未回應的情況下,“黑森”號進一步向區域內美軍主導的聯合海上部隊第153聯合特遣隊總部核實情況,而位於巴林的特遣隊總部錯誤地將該無人機標識為敵方裝備。報告指出,由於此次無人機行動並非由該特遣隊派出,且未及時向特遣隊通報相關情況,因此導致了情報錯漏。

  再次,歐盟部隊未及時更新空域信息。此次“黑森”號執行的護航任務,是歐盟牽頭的“阿斯皮德斯”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由意大利海軍地平線級“卡約·杜伊利奧”號護衛艦負責提供空域態勢,該艦剛完成交接任務,僅比“黑森”號早幾天抵達紅海,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因此未能識別美軍無人機。

  此外,報告還指出,德國海軍聯合訓練經驗不足、雷達技術專家短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誤射事件的發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