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統一動力:從中山精神出發。 |
中評社訊╱題:中國崛起與台灣社會統一動力的重建;作者:楊劍(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教授、博士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最好的情況是,台灣加入到中國整個的崛起過程之中,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統一,在逐步統一的過程中獲得雙贏;如果最高目標無法實現,那麼台灣應安於現狀不至於妨礙中國的和平崛起,統一問題讓時間和形勢決定。而台灣分離主義勢力將大陸領導層確定的和平發展戰略機遇期視為台灣和平獨立的機遇期,並使二者之間的衝突尖銳起來。這種狀況的持續,不僅雙方的目標無法達成,也許連和平都可能成為犧牲品。
‧和平統一仍然是新時期中國戰略任務之一。從目前兩岸複雜的情況看,依照難易程度排列:最不難實現的是沒有統一的和平,較難實現的是沒有和平的統一,最難實現的是和平統一。
‧仔細考慮以下兩岸的關係:儘管有一些外國的影響,但歸根結底還是兩岸中國人內部關係出現了問題。兩岸的中國人已經摒棄了外族的干涉,都積累了足夠的財富,都到了能夠自己作出決定的時候。因此,是否統一實際上還是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責任與意願問題。
幫助台灣社會重建
統一動力的必要性
一、台灣一方統一的動力出現空洞化
自一九七九年以來,中國大陸積極推進兩岸和平交流,以期實現中國最終的統一。目前業已達成兩岸人員的大規模往來和密不可分的經貿交流,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程度甚至已經讓台灣當局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但另一方面,大陸提出的以「一國兩制」實現兩岸統一的方案一直沒有得到台灣方面的接受,台灣島內的一些政治勢力借助族群情緒的反彈正試圖實現法理上的台獨。民進黨人在選舉過程中,推出了修訂憲法、建構「台灣民族」的時間表。
今天在台灣社會內部,尋求兩岸統一的動力出現「空洞」趨勢。原先因內戰中止、親人團聚、兩岸和解而產生的趨合的熱情已經冷卻。隨著台灣的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的變遷和實施,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有下降趨勢,台灣意識有凌駕於中華意識之勢。再加上具有中華意識的老一代人的自然退出,台灣青年又是在去中國化的教育中成長,尋求中國完全統一的動力在台灣社會已經相當缺乏。在九十年代國民黨當局提出的《國家統一綱領》也因為政權的更迭和社會中統一動力不足,早已被束之高閣。
反對分裂可以是壓迫性的,但和平統一決不是強迫的。除了歷史責任外,和平統一靠的是來自雙方社會內部追求統一的動力。因此,如果我們要繼續尋求和平統一,那麼一個艱巨的任務就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如何幫助台灣社會重建統一的動力。
二、和平統一的新任務──動力重建
回顧中國大陸實踐「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過程,可以發現,當以制定好的政策和措施作用於台灣社會時,不時會出現作用力方向上的錯亂,以及阻礙力與驅動力相互抵消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客觀上講,反獨和促統兩種力量在親和力衡量尺度上的表現是不同的。在最近十幾年的台灣社會,往往「獨」的力量集中在權力的中心。對這種處在權力中心的獨派勢力的打擊,很容易被掌握權力的人將之轉化為台灣社會對大陸的敵對。從主觀上看,我們對變化中的台灣社會需求和動力,的確缺乏精準的分析。
如果我們還要繼續走和平統一之路,那麼就有必要對兩岸之間實現統一的新動力進行分析和整理。這些新的動力必須在巨大的阻礙力存在的環境下重建,所以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先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先有共同的利益,才會有共同的認同和機構。
重建統一動力的可能性分析
一、兩岸和平統一是否具有基礎?
和平統一的信心不是來自統一的一方對自己實力的估計,而是來自對雙方是否都能存在統一的動力的評估。如果一方統一的動力出現空洞,那麼另一方和平統一的信心則來自對統一的動力能否重建的評估。
根據一體化理論,文化的同源、地域的貼近以及利益的共同性是兩個社會實現統一最良好的條件。兩岸文化同源,其文化的相近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走向統一或一體化的成員難以比擬的。地域貼近也是事實。台灣的地理處境,使它的經濟無法脫離與大陸的聯繫,無法超脫東亞地區。在中國大陸經濟迅速發展、東亞一體化進程開始啟動後,台灣當局政治上的分離政策,使之不能很好地利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助力,在東亞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台灣當局的這種脫離基本地緣要素的政治訴求已經給台灣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引起台灣企業界的抗議。我們制定的和平交流的政策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經濟和人員的廣泛交往創建了一個兩岸民間交流的平台,雖然這種平台還不至於立刻建立新的統一認同,但它的確促進了兩岸之間新的共同利益的成長。
從以上三個方面評估,兩岸之間經過一個過程最終走向統一是完全可能的。那麼如何提供某種環境讓台灣社會開始重建與大陸統一的內部動力是我們思考實現和平統一道路的重點。
二、台灣社會和平統一動力的起點在哪裡?
既然具有統一的基本條件,那就說明和平統一是一條可能達成的目標。和平統一的起點,應當建立在對台灣社會現存統一動力的評估基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