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鐵路春運票價不再上浮 壟斷也須顧及民生
http://www.CRNTT.com   2007-01-16 10:01:52



四、回歸公共服務 壟斷仍須顧及民生

1、承擔春運成本 壟斷部門理應讓利民生
  2007年春運火車票不漲價,是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但對鐵路部門來說似乎有些無奈。鐵道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鐵路春運客票價格不上浮,鐵路因此需要多承擔近3億元的成本。(上海《上海證券報》)

  鐵道部自我糾錯的勇氣可嘉,但如果改正錯誤不是出于自我意願,只是迫于外界輿論壓力和政治環境需要,就會産生某種委屈感甚至是受剝奪感。有網友辛辣地諷刺道:不是多出了3億元,而是少賺了3個億吧?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的表態不正透著這種“沒賺著”的委屈和不甘嗎?這種委屈感不正基于長期以來某些强勢企業根深蒂固的壟斷思維嗎?壟斷思維是利益集團在長期的利益擷取過程中形成的慣性思維,只有從法制、政策、輿論、市場環境等各個方面對壟斷實行倒逼,才能一點點清除利益集團頭腦深處的壟斷思維。(湖南《瀟湘晨報》)

  另據估計,僅春運漲價一項,鐵道部門每年的收益就在20億元以上,鐵道部門不再漲價等于放弃了這部分不合理得利。鐵道部門作出這個决定既是其公共職能的回歸,也是明智的選擇。因爲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法制化進程的深入,一切不合理的得利都將面臨著越來越强烈的質疑和越來越大的壓力。(上海東方網)

2、停漲不經聽證 民衆參與權利仍難保障
  鐵路春運不漲價,儘管鐵道部作出了極大的利益讓步,也的確“帶了個好頭”,但人們其實更加希望,這一票價不再上浮的决定,是一次公開的、嚴謹的價格聽證的結果,而不是某一部門甚至某個人說了算的結果。(上海《東方早報》)

  毫無疑問,若說持續數年的春運漲價是一種國家利益的正當需要,那麽鐵道部無權擅自取消這種正當性。若說非正當,那麽鐵道部此舉則不免讓人以爲票價漲或不漲,僅僅是鐵道部的事情。然而作爲一種壟斷行業,鐵道部永遠無法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利益機構。同時,這麽多年以來,公衆也是希望基于一定的程序正義來達成某種意願,而聽證會就是這樣一個博弈的平臺。然而,這樣一個不應由一種“內循環”方式决定的事情,却由鐵道部發布了。人們對這一消息的意外與突然之感,無疑也就在于此。(廣州金羊網)

3、停漲做出表率 尚須帶動壟斷行業讓利
  鐵道部的“改邪歸正”,爲其他國有壟斷企業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中國目前的壟斷企業還有不少,如石油、電力、通訊等等,它們也都和消費者有這樣那樣的摩擦,也有不少企業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以尊重市場規律爲藉口,從消費者那裏攫取超額利潤。(河南《大河報》)

  鐵道部這次知過能改,客觀上對那些壟斷企業構成一定的壓力。希望它們也能够以此爲契機,反思自己究竟應該如何定位,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爲自己的目標,還是以國民福利最大化爲自己的目標?(山東《齊魯晚報》)

  這幷不是一種求全責備式的挑剔,道理也幷不是“只要不漲了就好”這麽簡單。任何時候,程序正義都是實質正義的保障。而當迎合公衆意願的“不漲”可以由某一部門隨意說了算的時候,那麽違背公衆意願的“漲”,也未必不會在今後同樣隨意地出現。(上海東方網)

  自從中國大陸收入分配改革的計劃提出前後,已有農業稅取消,壟斷行業開始自我限薪,義務教育學雜費免收,醫療改革探討等一系列動作。從民衆對鐵道部的贊譽來看,一項善舉的意義的鼓舞可謂大矣。在看病住房以及教育等重壓下,大陸繁榮發展,民衆收入却長年不增,經濟急欲轉型,却始終難振消費,這對社會的長期發展相當不利。看不到這點,既得利益者不讓渡一部分利益,而一味殺鶏取卵,既是一種短視,也易導致社會混亂。(湖南紅網)

  儘管今年春運不漲價是一個可喜的跨越,但就根本上打破行政壟斷、完全回歸鐵路客運公益屬性這一價值而言,此舉還只能算是一小步。我們期望鐵路乃至于其他傳統壟斷行業,能够在法治和輿論的雙重規範下,從“老大”思維中走出來,真正成爲市場經濟條件下平等主體的一員和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撑。(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