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 
台灣政治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7 13:33:51  


  中評社訊╱題:台灣政治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作者:徐永明(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最近第二波倒扁的風潮再起,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的百萬人倒扁活動——透過一人一百元的捐助,一旦達到百萬人的參與,也就是募集到一億元時,施明德將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長期的抗爭,結論是「不是阿扁下台,就是我(施明德)倒下來」,相當地慷慨激昂。

  雖然施明德前主席是不是屬於泛綠,可能各有解讀,尤其2004總統大選時大概不是投阿扁一票的,但的確在親綠學者倒扁不成,轉進民間社會之後,又燃起了新的火花;加上民盟九月九日起義,這個秋天,台灣街頭會是相當熱鬧的。

  施明德百萬人倒扁活動醖釀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

  至於這些街頭行動劇能否達到倒扁的目的,尚未可知,不過的確鋪陳了一個新的舞台,醞釀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尤其在泛藍政黨不願意再主導倒扁運動,馬英九主席因為罷免案不成,被榮譽主席連戰譏為鬧劇而深受內傷時,任何倒扁行動,不一定代表是挺馬的;尤其一旦倒扁劇碼激進化,馬英九政治能力的薄弱就會被攤在陽光下,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施明德真的在總統府前倒下,這可不是一人學運的黎同學,送到台大急診即可了事,泛藍群眾一定群情譁然;這時二次罷免,乃至倒閣之議四出,更不是馬英九一句靜觀其變就可以敷衍的,一定是要採取行動的。這就是阿扁的機會,一個送到總統府門前的新槓桿,只要馬英九被迫出招,局勢又回到扁馬對決的局面,這確定是不合小馬哥脾胃的。

  倒扁劇碼可能變成鞏扁槓桿

  因為,二次罷免的門檻仍高,台聯願不願意轉向未知,但肯定是會再次失敗的。至於轉而倒蘇貞昌的閣,這卻符合李登輝的盤算,順勢和阿扁交換政治支持,讓王金平組閣,另一手則裂解了泛藍;泛綠這邊,則因為蘇下,四大天王又回到一個均衡的局面,民進黨分裂的危機消失,陳更難下台了,因為四天王誰也不肯的。

  所以,一個倒扁的劇碼,卻成了鞏扁的槓桿;一個痛罵民進黨爛到根的社會運動,卻啟動了泛藍裂解的序幕。無怪乎,施明德的山人自有妙計,搞得各方危機四伏的。所謂「李呂王」體制,很容易因應施明德壓力,妥協成「李扁王」;四天王蘇獨大的局面;也可能因為施明德抗戰的強度,變成王金平獨大的五天王局面,李登輝一句媒體放話“不干我的事”,又重新回到King Maker的地位。

  也就是,要在台灣社會募到一億元倒扁是不難的,要有一群人在總統府前長期抗戰,也是不乏狂熱分子與野心家的,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這一億元肯定燒得火紅,會是台灣近秋的政治楓紅。

  台灣民主的試煉

  不過,影響最深遠的,大概還不是陳水扁個人政治生命的起伏,或是民進黨形象的好壞變化,而是台灣民主體制的表現與信心。尤其,民進黨一直是台灣民主化的重要動力,而民進黨執政所啟動的政黨輪替,一直被認為亞洲民主的重大成就;於是,第一家庭相關的弊案疑雲,連帶影響的是台灣民眾對於民主體制的信心。過去威權體制的黑金行為是制度性、系統性的,民眾對這個黑金體制的反感,成為民進黨執政的重要支持;但是民進黨執政後的表現顯然並未令人滿意,弊案不止重創陳水扁,更傷害民眾對於民主化的高度期望。

  於是,問題指向應該不只是如何挽救民進黨政府形象,而是如何重建台灣民眾對於民主體制的信心;要切割的不是第一家庭與民進黨的未來,而是這些弊案對於台灣民主體制的破壞性效果。這裡,司法單位的作為就相當重要了,扮演政治道德最基本防線的角色,透過收押趙建銘來確立司法獨立的作為,維護台灣民眾對於司法體系的起碼信心,是目前深化民主的基本作為。

  就像2004年選後的廢票爭議一樣,法律的爭議不應成為藍綠政治攻防的焦點,而是回歸司法的程序,這是台灣民主的一大成就,選票計算的政治衝突,最後在司法計票的程序中獲得解決;雖然當時的計票結果並未消彌藍綠的政治歧異,但是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一般民眾,對於台灣選舉民主的公正性則是更加認同了。

  同樣的,這次第一親家的弊案風波,是台灣民主的頓挫,也可以是深化台灣民主的試金石:如果貴為總統的女婿都必須在法律之前接受嚴格的檢驗,那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不會是所謂政治道德的最高標準,而是民主生活的常態;如果權勢者如第一家庭都不能阻擋司法的調查時,那麼台灣民眾對於民主司法的信賴感就有再一次深化的機會。這是朝野政黨都要尊重的歷史性機會,不要再用政治計算來干擾司法的進行,或是讓政治攻防來模糊了台灣民主深化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