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媒體的監督帶來了食品安全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47:19


  媒體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對維護社會正義、保障民眾的健康權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人不這麼看。6月13日,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和衛生部共同主辦的“科學認識食品添加劑”座談會上,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毛群安主任說,很多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把食品添加劑就等同於非法的食品添加物,而這樣的偏差對老百姓了解食品工業、了解食品的安全會產生誤導。甚至稱,“為了打擊或者遏制極個別媒體有意污染傳播環境、誤導信息,我們要加強檢索,建立黑名單制度……對極個別的媒體記者,將建立黑名單制度。以此打擊他們有意誤導人民,傳播一些錯誤的信息的勢頭。” 

  從這個發言中,我們不難發現毛群安主任對於媒體報道食品安全有兩層意思:一者,造成目前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都是媒體的過錯,這是別有用心的媒體和記者在中傷中國食品安全,所以要對這部分媒體和記者加強監控,必要時建立黑名單;二者,作為媒體自己也不能亂說話,不能因為報道“給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給我們國家的食品工業發展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而食品行業的責任也僅限於對使用添加劑宣傳不到位。

  這樣的觀點簡直“撼人”,媒體監督食品安全是否做到位,不僅無功,甚至還有大過了;食品領域的危機居然不是出自自身,而是來自記者和媒體的報道;食品行業遭受重創不是因為食品安全不到位,而是媒體說了不該說的話。不可否認,媒體確實有一些責任,比如在添加劑的問題上。但問題是媒體不是食品專家,記者也是普通人,他們的判斷是直接站在普通人的認知上或者稍微高於普通人的認知——既然是給人吃的東西,那麼能不能用添加劑?因為添加劑的種類實在太多,專業名詞也太難以理解,老百姓和記者也不可能把所有添加劑拿過來研究一番,那麼他們的監督就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