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標準最低的合格牛奶說明了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0 11:27:02  


中國乳品新標准爭論焦點
  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中國奶業已經沒有什麼新聞可以令人震驚了。所以,這幾天“中國奶業標準全球最低”的消息(中廣網6月18日),不過是灰頭土臉的面孔上再擦一把泥而已。

  “標準全球最低”的證據,是相比2010年前,蛋白質每百克由2.95克降至2.8克,細菌總數由每毫克50萬個增至200萬個。我記起來了,《生乳安全標準》去年有過爭議的,只是“抗議無效”。

  GDP真不是一切,一包牛奶都可以包含社會的信息。不過,牛奶跟世界差距大,為什麼跟自己的過去比,也要蛋白質越來越少、細菌越來越多呢?據說,這是“國情”,因為中國的奶牛大多是散戶養的。去年國標施行時的理由是這個,現在解釋也是這個。去年以前,中國的奶牛難道就不是散養,標準為何高一點呢?據說,那以前的標準執行並不嚴格。那我們不免要繼續疑問,難道標準降低了,就準備嚴格執行了?

  還有辯解降低標準不太影響牛奶質量的,說“表面上看低了,實際上是高了”,因為新標準中的2.8克蛋白質只是最基本的,比這高的,再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按質論價。明白了?新標準一施行,原本不合格的,可以合格了;原本合格的,可以“優質優價”。這就是“牛奶質量沒有太大影響”的意思。

  與一切領域一樣,牛奶這個行業,行當又專業,利益也複雜。我們看到整個奶業在增強蛋白質含量的數據之戰中被三聚氰胺攻陷,看到奶業巨頭之間相互攻訐惡鬥無底線,看到“國際奶業趁亂入華”之類的“盛世危言”,看到從“鮮奶之禁”到“標準之爭”的大戲。大戲中,既有行業整體性的淪陷,也有市場寡頭的戰爭;既有“民族品牌”直擊消費愛國主義軟肋,也有照顧奶農利益口號訴諸底層關懷;既有“國情”幌子下的標準改定,也有標準實被大企業綁架的傳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