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油是企業的,海洋是全國人民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5 11:58:21  


  漏油了,沒有人幸災樂禍。中海油事隔半個多月後才出來說,事發海域“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無須庸人自擾之。這個遲滯而曖昧的表態,實在很考驗公眾的智商與邏輯。因為此次漏油事故最早出現在6月21日的微博上,該條微博疑為中海油內部人士所發,內容是“渤海油田有兩個油井發生漏油事故已經兩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兩天之內,漏油事故只涉及200平方米,這樣的洩漏“速度”,讓人懷疑這漏的莫非是火星上的“油”?

  好在媒體給我們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蛛絲馬跡:漏油事件在網上瘋傳後,當事部門曾對此事專門研究應對,隨後網上一些相關信息“被失蹤”。作為一個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的大型國企,面對公眾關切而採取集體沉默的鴕鳥策略,或網上删帖類粗暴公關,這已經不單單是危機公關能力的拷問。時至今日,此次漏油點具體在哪個方位?是否已經堵上或有無後顧之憂?漏油對周邊環境究竟影響有多大?……這些都是死題,無人作答。令人不禁聯想起一年前大連漏油事故,從不便回答到空等結果,直到等來等去聲息全無網上有猜測洩漏1500噸,有專家估算6-9萬噸,也有數據說是5-10萬噸,但官方卻避而不談。可以想見,若不是“好事”的公眾在追問,再過20天,渤海漏油事件難保不會成為又一條“消失的新聞”。

  據說近年來,中海油在多地的油田項目出現漏油現象,但一直未對事件進行完整披露。保密總有保密的理由,只要有“投資換賠償”類殺手鐧打底,即便洩漏到大海“漂油成片”,強勢方仍無須道歉。英國石油公司就沒有這麼幸運,同樣是因為漏油後的傲慢與遲滯,不僅斯文掃地、名譽大損,還躲不過掏出200億美元基金,賠償因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生計受損的民眾。即便如此,處理此事的奧巴馬仍受牽連:一項民調顯示,71%的美國民眾認為目前奧巴馬政府對英國石油公司過於“手軟”,53%的美國民眾認為奧巴馬政府在應對漏油事件中表現“不好”或“非常不好”。

  當然,不排除我們的“漏油事故”總是幸運得如毛毛雨般大小,也可能渤海漏油事件確實是民眾過度操心。然而,在真相僅靠當事人“自證清白”式的表演下,如何給這樣的表白附加上關鍵的公信呢?渤海灣是我國內海,自淨能力弱,加之水產品眾多,如果謊報瞞報,後果堪憂。拋開知情權不說,沿海地方部門、環保部門、中海油的監管部門,在這次渤海漏油事件中,再一次行為“秀逗”。理由總有萬萬千,但誰也遮蔽不了一點:油是你的,海洋是大家的。(時間:7月5日 來源:西安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