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海油漏油事故的擔責應始於信息公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5 11:58:49  


  中海油投資者關係部近日表示,該公司位於渤海的油田於6月上、中旬發生滲漏。這是事故發生近半月後,中海油首次正式回應海上原油滲漏事件。然而,這一姗姗來遲的回應卻並沒有涉及此次海上漏油事件造成的污染規模和影響,也沒有明確給出包括事發地點、應對行動在內等具體情況。中海油在回應上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不禁讓人深感疑慮與擔憂。

  海上漏油事故一旦發生,幾乎就是一場針對當地環境的浩劫。1989年3月,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迪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海域遭遇冰山開裂而觸礁,1100萬加侖原油隨之傾瀉入海,致使1600多公里的沿岸海域受到污染,導致該海域的鳥類和魚類等生物深受其害。今天,距離這一事故的發生已經過去了22年,但受污染海域的生態並未完全恢復,殘餘的油污依然可尋。同樣是在美國水域,2010年4月爆發的墨西哥灣漏油事故已經釀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有人甚至將這一讓人心悸的漏油事故稱作“生態9•11”。

  海上漏油對於海洋環境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儘管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媒體援引中海油內部人士傳出的消息稱,此次漏油事故的洩漏範圍較小,只涉及200平米左右,對事故海域及相關環境影響較小。不過,由於目前對於海上油污的控制技術並沒有非常成熟,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發生後,無論作為作業方的美國康菲石油公司,還是作為大股東的中海油都未能及時向公眾通報相關情況,反而是6月21日的一條微博將此事作了透露,這便很難讓人不去懷疑其中是否存在瞞報或者其他的不法行徑。

  眾所周知,渤海隸屬內陸海域,海上漏油事故發生後,除了造成企業自身的損失和巨大生態災難外,對於附近漁民的生活,以及食品安全都可能產生重要影響。但由於事故責任方的遲緩回應與含糊措辭,目前的局面是企業製造重大風險,而民眾卻蒙在鼓裡默默承受。顯然,作為事故相關的受害人,公眾完全有權利第一時間獲知此次漏油事故的相關情況。況且,讓公眾的目光投入事故本身,絕不僅僅是公眾知情權的體現,更是確保事故責任方擔負責任的重要前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