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陷“他信軌道” 泰國階級衝突無法緩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6 14:53:03  


7月3日,在泰國首都曼穀,泰國為泰黨總理競選人英拉在一處投票站投票。
  7月3日,泰國國會下議院大選塵埃落定,為泰黨候選人英拉將會出任泰國總理。英拉和為泰黨的勝利顯示了泰國又重新回到了“他信軌道”。英拉是他信之妹,為泰黨則是他信一手創立的泰愛泰黨的一次“借殼重組”。

  我們可以將他信掌權之前的泰國稱之為“碎片型社會”,它的特征是沒有一個主導型的政治力量或者一種有效的政治整合機制。6300萬泰人中70%是農民,而“貼身”農民的是地方政客集團主要是農村家族鄉紳勢力構成。在選舉的時候,農村家族政客勢力則可以用發放人頭費的方式獲得農民“知恩式”的選票回饋。泰國的政黨要獲得相當規模的選票無法繞開地方政客集團,無論誰想上台,都要給這個集團好處。

  泰國曾是亞洲雁行模式的優等生,出口導向和融入國際市場是經濟國策,製造業、資源輸出以及銀行、地產構造出曼谷政商集團,但是他們並沒有同農業要素形成龐大的互動。令人吃驚的是,泰國在1950年代的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3%,他信上台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3%,這“兩個13%”足以折射出政商集團沒有任何誠意反對泰國的“兩元結構”。

  泰國的公務員隊伍也是重要的力量,只不過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表現力;軍人勢力一直是泰國最具能量的勢力,1992年“五月流血”事件不代表軍人邊緣化,實際上泰王拉瑪九世的政治特赦,反而展現了保皇派和軍人之間的深刻關聯。泰王具有強大的傳統資源,他厭惡黨派政治管理模式,強調以直接的方式“愛民如子”,他一直對他信的“全球化、挑戰型”戰略不以為然,提出“充足經濟”的口號,希望泰國經濟有一些自給自足的色彩,降低對外依賴度。他信所代表的新資本集團,主要是在新經濟的推動下,以新產業的姿態出現,首富他信本人就是電信業大亨,他的產業擴張方式不是通過信貸市場,而是通過股票市場(直接融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