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企“走出去” 須算好三筆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8 15:03:31  


  對拓展海外市場的央企來說,如何綜合平衡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確需要認真算賬。 

  近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鐵建”)承包沙特麥加輕軌項目“巨虧”事件有了新的進展。1月22日,上市公司中國鐵建發布公告稱,沙特麥加輕軌項目將整體移交中鐵建總公司,虧損項目由母公司接手,上市公司就此扔掉了巨額虧損的燙手山芋。業內人士指出,中鐵建子債父還的做法雖有拿國有資產埋單之嫌,但央企的海外拓展除了企業盈利、市場開拓的目的之外,還承擔著執行國家戰略的複雜職能,尤其是當企業發生虧損時,如何處置以綜合平衡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確需要認真算賬。 

“子債父還”遭質疑 

  中鐵建總公司持有中國鐵建75.66億股份,占總股本的61.33%。根據中鐵建與其總公司簽訂的《關於沙特麥加輕軌項目相關事項安排的協議》,中鐵建總公司將以20.7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中國鐵建收購該項目,收購款項將於2014年6月30日前陸續完成支付。而中國鐵建將不再承擔或享有沙特麥加輕軌項目2010年10月31日後產生的所有虧損或盈利。根據這一協議,上市公司中國鐵建將沙特項目的最大損失鎖定在13.85億元,較去年10月公告的41.53億元的預計損失大幅減少。協議約定,在索賠權整體轉移至中鐵建總公司後,最終索賠金額仍將優先用於補償上市公司既有損失。此外,還將根據不同情況處置相關債權債務。 

  中鐵建對此處置方式的解釋是,作為央企的中鐵建總公司,更適宜處理沙特項目,尤其是更有利於爭取盡可能好的索賠結果,這樣的安排有利於保障公司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子債父還本無可厚非,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中鐵建將包袱甩給中鐵建總公司,雖然保護了上市公司利益,但受損的是國有資產,其間反映出的是國企現代公司制度的不健全。研究機構安邦咨詢稱,對於上市公司中鐵建來說,將虧損業務踢給母公司,雖然暫時鎖定了上市公司的損失上限,但此種安排只是暫時掩蓋了上市公司的問題,更無助於提升上市公司在海外發展業務的能力。 

  安邦咨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種處置方式絕非首例,許多上市國企的海外收購業務均先由國企母公司出面,在解決了外交、法律等問題之後,再把打理好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而一旦上市公司遇到麻煩,則會反向把問題踢給母公司。“說到底,上市國企自身參與競爭和應對風險的能力都有限,還離不開國企母公司的‘照顧’。然而,有問題即求助於‘爹娘’,上市公司何時能真正斷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