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為日本開拓團立碑是一出毫無開拓意義的“碑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3 15:49:20  


  我們看到,很多網友對方正縣耗資70萬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立碑表示憤慨和不滿,認為這不是友好而是討好,筆者認為,網友的這些激憤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筆者也確實從心裡難以接受方正縣地方政府的這番“良苦用心”,中華民族的胸懷再寬闊,也無法容納放棄原則的“以德報怨”。

  日本軍國主義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歷經8年艱苦抗戰才最終將侵略者趕出中國,對於那段歷史,每一位中國民眾都相當敏感,而真正需要從中進行反思的日本政府至今也沒有真正進行反思,反而把給侵略中國犯下累累罪行的很多戰爭罪犯供奉在他們的“靖國神社”,日本的開拓團民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產物,即使那場戰爭的受害者但同時也不可否認是戰爭的幫凶和受益者,最後淪為“戰爭難民”完全是日本軍國主義一手造成的,我們可以“以德報怨”,甚至可以將這些“開拓團民的遺骨”歸還給日本,讓他們“葉落歸根”,留給日本人作紀念,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也無需再為他們製造的後果埋單。

  當地官方的回應認為除了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立碑外還為“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也立了碑,這完全是價值觀念的混淆,“日本開拓團民”根本就不能與當時的“中國養父母”相提並論,侵華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罪行,而他們幼小的孩子不僅是無辜而更是戰爭的受害者,中國百姓出於人道和善良的本質將其收養,是真正的“以德報怨”,後人為這些“中國養父母”立碑紀念,是理所應該,也是對這種人間大愛的褒揚,這與為“日本開拓團民”立碑完全是兩回事,當地政府將兩者共同視為“以德報怨”,如果不是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辯解,那就是在有意混淆視聽,在忽悠公眾。

  筆者倒不認為當地政府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完全是出於“吸引日商投資”,即便是如此還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為”公開做出這樣的蠢事,筆者認為,當地政府之所以這樣做,背後似乎另有隱情,據報道說,方正縣在抗戰結束後,有4500多名日本婦女和兒童滯留當地,現在已逐漸演變成黑龍江省華人華僑和歸僑僑眷人數最多的縣。或許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當地政府試圖用這種為他們“先人”立碑的行為來展示“中華民族“以德報怨”的胸懷,既是出於社會的穩定,也不排除有吸引日商投資的意向,是打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旗號實施的一種商業行為,但是,用這種嚴重傷害民族感情和自尊的“行政行為”來達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目的,顯然是要受到指責的。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既有以德報怨的寬闊胸懷,同時也有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現今的開放社會,每個地區都有自己人口組成的特色,對於華人華僑以及歸僑僑眷我們可以以最大的熱情來歡迎和容納,但不能以犧牲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來做交易,一塊碑的立起很容易,但今天的誤導就可能致使將來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銘記歷史教訓什麼時候都不能忘卻,這一點,我們地方政府務必要牢牢記住。(時間:8月3日 來源:人民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