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社會隱喻的國富之實與民富之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7 14:30:20  


  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城市藍皮書的統計數字,全國城鎮貧困人口約占7%-8%,中等收入階層占37%,兩項合計45%左右。果如此,55%的城市人口都屬於高收入階層?這顯然不合理;此外,中國還有7億多農民,他們的生活狀態整體要遜於城市,算上他們,中國民生又要打折扣了。

  再看宏觀經濟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據悉,上半年CPI同比上漲5.4%。全國財政收入56875.82億元,同比增長31.2%。兩相對比,國富是實實在在的,民富卻是玄玄乎乎,用一形象的比喻----鍋裡很滿,碗裡不足。

  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民眾的眼裡,GDP和中央財政的攤子越大增幅越快,反而越發焦慮和不滿。所以,GDP已經成為民間評論的貶義詞,中央財政也異化為可望不可即的大畫餅。值得一提的是,GDP的增幅往往是靠政績工程來實現的,其中政府熱衷(土地財政)公眾詬病的房市為GDP的貢獻尤大;而公共財政提振的動力主要來自稅收其中,和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稅種中,就包括了成品油稅費改革、香煙產品消費稅稅率提高以及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尤其是這兩年車市旺銷,帶動車輛購置稅、汽車消費稅等大幅增長。也可以這麼說,中國財政收入的增幅是以居民高稅負為代價的,高稅負則意味著居民收入的降低。

  與此同時,中國迎來了高通脹時代,6月份的CPI增幅高達6.4%,去年以來公眾體味最深的就是物價漲個不停:吃穿住用行,油鹽醬醋茶,涵蓋了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說國富讓中國窺見到了強國崛起的夢想,民窮卻讓普羅大眾無盡的慨嘆:幸福在哪裡?通脹帶不來幸福,蝸居是幸福的反諷,股市是銷金窟,房市是資本和權力合謀製造房奴的陷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