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曲靖瞞報污染事故,無異於“投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5 14:05:07  


這裡是三寶鎮張家營村後山路邊的一個傾倒點,稍遠處的深溝,因雨形成100方左右的一個積水潭,受到嚴重污染,很多牲畜就因在此飲水而死亡。
  雲南省曲靖市環保局接報有山羊因飲水中毒死亡,並發現多處鉻渣廢料傾倒點,是在6月12日。網爆有總量5000餘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鉻渣非法丟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盤江中污染珠江源,是在8月12日。時間間隔整整兩個月,而倘若沒有網上爆料和媒體報道“倒逼”公開,這起劇毒污染事件想必永遠不為人知。

  即便紙沒包住火,雲南環保廳第一時間對《羊城晚報》記者的回應,也只是“偷倒了1000噸鉻渣,一個死水塘100立方米的水受污染”;13日晚通報新華社才終於改口,傾倒劇毒工業廢料鉻渣共計5222.38噸,受污染的水體則是“4萬立方米的叉衝水庫裡的水和攔蓄下來的近3000立方米水”,而且對受污染水體進行還原、解毒處理之後確實排放進了南盤江——這一切,和網上的爆料幾乎完全一致。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當地官方至今仍否認有人員傷亡,否認污染了珠江源,鑒於其“前科”,這種自說自話公眾難免會“反正我不信”。

  發現非法傾倒劇毒污染物之後,地方環保部門雖然第一時間確實進行了積極處理,但最後在對被污染水體進行解毒處理後直接排入珠江源,卻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因為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儘管毒性降低100倍,終究可能還是有毒的,對下游用水安全仍留隱患。更何況,不能你當地環保部門說水質安全,然後想怎麼排就怎麼排,為逃避承擔責任,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當地環保部門故意將情況往好了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