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曲靖鉻污染”事件,官民說法為何如此懸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5 14:08:47  


監測人員在叉衝水塘現場監測水質(圖片來源:珠江水利網)
  8月12日,網傳雲南曲靖市越州鎮有總量5000餘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鉻渣由於非法丟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盤江中。記者就此事採訪了雲南環保廳副廳長任治中、雲南環保廳監察總隊隊長黃傑。兩位負責人表示,兩月前確實有化工廠運渣駕駛員偷偷在越州鎮山裡偷倒了1000噸鉻渣,當地一個死水塘受到污染,水塘中100立方米的水受污染。目前已經治理。

  網友董如彬的爆料是: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有總量5000餘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鉻渣,經雨水衝刷和滲透,逐漸把容量20萬立方的水庫變成恐怖的“毒源”。“致命的六價鉻,最高時超標2000倍。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盤江中。南盤江正是珠江的源頭。”

  《雲南信息報》記者馮蔚在第一時間採訪了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鉻渣污染情況。他也基本印證了董如彬的說法。

  而雲南省環保廳副廳長任治中及環保廳環境監察總隊隊長黃傑的說法卻是:曲靖受鉻污染的不是水庫,只是一個水塘,“鉻渣有1000多噸,受污染的水塘蓄水不多,不到100立方米。”5000噸對1000噸,20萬立方大水庫對100立方米的小水塘,這也實在太懸殊了。

  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往往是官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統一模式。而在這裡,人們恰恰看到了這種輕重懸殊、大小懸殊、水塘與水庫的懸殊,5000對1000的懸殊。民說大,官說小,這本來就是一種不正常,為什麼從來就沒有顛倒過,民說小,而官說大?事故中死亡人數常常被人為縮水,環保事故中有人極力洗白,而在物價上漲人們錢包趨緊的時候,恰恰就有媒體讓幾個老太太出面說肉不貴菜不貴米面都不貴,這種反常,是不是某些官方“唱戲”的統一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