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誰買走了“白菜價”公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5 21:10:54  


  拍賣超編公車,既可以避免公共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又可以减少公車支出成本,更可以遏制公車私用等違規現象的發生,應該說是一項多方共贏的善舉。然而,如果是拍賣超編公車的善意,演變成了賤賣公車,變相私分公共財產的惡行,其積極意義就值得懷疑了。

  河南中牟縣這次拍賣超編公車,43輛車僅賣出39.11萬元,平均一輛不到1萬元,公車如此“低賤”,實在是對當地美好初衷的一種諷刺。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公車被賤賣了,居然成就了當地“實現國資增值53.2%”的政績。人們不禁要問:他們拍賣的是超編公車,還是“破銅爛鐵”?

  對此,當地政府回應稱:“此次拍賣公車多為桑塔納、麵包車等老車型,車齡均達10年左右,車况較差,所以拍賣金額較少”。既然車况差,直接報廢得了,當地政府豈能為了區區幾十萬元,讓車况差的車輛繼續上路,去製造交通安全隱患? 

  可見,不是“車况差”,而是拍賣程序差。比如,僅四十幾人參加了43輛公車的拍賣會,幾乎一人“分”得一輛,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涉,這還稱得上是“競買”嗎?

  既然當地稱“縣紀委、縣國資局全程監督,確保整個拍賣過程的陽光透明”,那麼,當地有關部門不妨再“陽光透明”一次,公開一下這40多名競買者的相關信息,看他們究竟是什麼身份,出于何種目的,居然對政府拍賣的這批“破銅爛鐵”志在必得。(時間:7月15日 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