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謹防公車拍賣淪為“改革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5 21:22:40  


  河南中牟縣公開拍賣43輛超編公車,總共才拍出了39.11萬元,折合每輛車9095元,而且還能“實現國資增值53.2%”。這實際上意味著,如果刨去增值部分,每輛公車的原有價值平均只有5937元。向來以奢華著稱的政府公車拍賣價如此之低,既不合乎人們對公車價值的一般理解,也不合乎市場交易的常識。

  儘管當地已就低價拍賣給出解釋,但這顯然仍不足以打消人們的疑慮,要知道,就是廢鐵,按市場價每噸也能賣到幾千元,而仍具有使用價值的舊公車豈能只值這個價?要想自證清白,當地有關部門顯然還應進一步公開拍賣詳情。例如,每輛車的成交價及車齡、行駛里程等基本車况指標,拍賣公車的去向等。

  此外,即便上述公車拍賣價完全公正屬實、並無“猫膩”,當地官方也須進一步回答公眾這樣一個疑慮:此次被拍賣的所有超編公車何以“凑巧”均是清一色“車齡均達10年左右、車况較差”的老車型,而沒有一輛車齡低、車况好的新車型?如果這些公車當真都是“超編公車”,那麼當地政府怎麼能容忍其超編“10年”之久,直到它們“車况較差”、行將報廢之時,才想到“拍賣”?這樣的“公車拍賣”究竟是為了“深化公車治理成果”,還是借機淘汰老舊公車、以便重新購置新公車?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公車改革的強烈呼籲,不少地方都推出了許多形式的公車改革措施。而這其中,“拍賣超編公車”,無疑屬于既能搏人眼球,又能體現“公車改革成果”的措施。但上述河南中牟的拍賣故事顯然又提醒我們,“拍賣”並不必然就是“公車改革成果”,如果已拍賣和未拍賣的所有政府公車信息未能詳盡公開,強有力的財政預算及使用管理等有效監督形式缺位,那麼,表面熱鬧的“公車拍賣”很可能只是一個“改革秀”,甚至會蛻變為阻滯真正公車改革的一個幌子將原本應淘汰報廢的公車以改革的名義拍賣,為再次大規模公車採購掃清公車編制數量上的障礙。(時間:7月15日 來源:半島都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