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學生自尋短見,誰之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1 15:38:22  


  作者:陳澤坤 山東省威海市 學生

  近日在網上或雜志上會經常看見大學生自殺的案件,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身為大學生,自然會被認為是高材生,將來會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棟梁之才。自己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學,為什麼會那麼輕易的放棄?這麼多的大學生為何會自尋短見?為什麼這類事情屢禁不止?一系列的問題不禁讓我們皺眉深思…… 

  我們先來看一下各類大學生自殺事件:北師大學生找工作不順利,不堪壓力自殺;女研究生多處求職遇阻,輕信算命先生上吊自殺;漂亮女研究生因情變跳樓自殺留下萬言遺書;華南農業大學女研究生戀情遭反對跳樓自殺;父母離異女大學生多次自殺;大學生患肺結核無錢醫治投河自殺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一、求職失敗。許多大學生在求職失敗後會產生心理壓力,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崩潰,從而發生自殺現象。二、戀情挫折。在我看來,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學生多為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沒有經受過感情的挫折,情緒上大起大落,由此產生心理質變,最後導致了自殺現象的發生。三、父母離異的其他原因。父母離異等原因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傷害,使他們失去精神支柱,從而導致了自殺現象的發生。

  此外,當大學生自殺事件成為象牙塔內的噩夢時,一個過去常常被忽視的病症——抑鬱症逐漸浮出水面。有專家表示,高校自殺身亡的學生中,有60%都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關。抑鬱症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一大殺手。心理抑鬱症使大學生忽視了與外界的交流,自閉自抑,從而導致自殺現象的發生。 

  面對學生的心理危機以及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我們的學校和政府管理部門沉默的太多,做事的太少,顧及名聲的太多,考慮學生成長的太少。四年擴招帶來了學生素質的良莠不齊,學校人文精神的流失,學校風氣的浮躁,悲劇發生的時候,很多學校逃避了自己的責任。曾有媒體進行過一項高校流行語調查,“鬱悶”一詞以百分之五十五的得票率高居榜首。大一學生為“現實中的大學與想像中的象牙塔不一樣”而鬱悶,大二學生為“敏感的校園人際關系”以及“校園內部貧富差距顯露的社會不公”而鬱悶,大三和大四學生則開始因為“考研、就業與戀愛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鬱悶。這麼多的問題,說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亟待解決。那麼大學生自殺現象,究竟是誰之過?當然,一定會有人說這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他們的心裡不健康,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正確。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一切,歸根到底是誰的過錯?看看中國的教育體制,教育之責何在,高校之責何在?這并不只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面對這麼多大學生自殺案例,我們的學校做了什麼?我們的教育體制又有什麼變化?答案是,沒有!他們所作的只是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學校的尊嚴,盡一切努力不讓這些自殺事件傳到外界。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怎麼樣來預防這類事件的發生,怎麼樣來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此,我希望高校的領導都張開你們的雙眼,不要爭一只閉一只,這是生命,不是玩笑! 

  最後,我想談一下大學生自殺行為的預防。

  首先,高校方面:一、高校應建預警幹預機制:除要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與教育等長遠舉措外,還應建立預警幹預機制。預警機制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合力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作用是及時發現和識別潛在的和現實的危機,以便采取措施減少危機發生的突發性和意外性。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隨著社會各行各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在校學生自我期望值也隨之攀高,從而導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學生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敗時極易喪失自信,他們往往盲目地選擇輕生作為解脫的方式。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告誡學生隨意了結生命是對家庭和自身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三、學校匱乏戀愛教育:目前大學課程幾乎沒有涉及戀愛教育的,這是一種缺陷,導致大學生遇到失戀問題時,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各方努力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教會正為失戀而痛苦纏身的不幸者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拯救。

  其次,教育方面:一、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心理關注的缺失:大學生自殺現象在一些高校已經集中出現,校方有沒有采取什麼預防措施呢?是否對學生有足够的人文關懷呢?是否在學生有異樣表現時予以充分關注呢?再推而廣之,我們是否過於重視了“大學之用”,而忽略了“大學之道”呢?是否在人文精神的缺失背景下缺少對人的尊重呢?忽略“人”就等於抽離教育的落腳點。二、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從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那麼多學生選擇自殺,到了應該徹底反思我們的教育問題時候了。如果不改變過分追求金錢的教育政策,如果不改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制度,如果一味走純教學、純讀書的路子,而忽視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培養,忽視對學生進行真正的思想教育。也許今後還會有更多的學生選擇自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