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刊:別讓中國珍珠鏈戰略實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15:38:22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亞洲時報在線”7月20日轉載來自美國《外交政策聚焦》雜誌(Foreign Policy in Focus)的文章,提到中國海外港口建設和海軍現代化建設一直在進行之中,這些都有助於其“珍珠鏈”戰略的發展。而這可能引發中美間的衝突,所以美方應該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尤其是溫和派的交流;以此來阻止中國該戰略的實施,最終讓它一直停留在理論階段。

  環球網報道,美刊文章稱,中國的“珍珠鏈”由港口和機場建設項目、外交關係和軍事現代化組成。這些“珍珠”從中國大陸沿岸延伸到海南島上近幾年得到升級的軍事設施,它們從南中海延伸到馬六甲海峽,再到印度洋及阿拉伯海和波斯灣沿岸。包括南沙群島伍迪島上的飛機跑道,孟加拉國吉大港的集裝箱貨運設施,緬甸實兌的深水港,以及瓜達爾港可能修建的海軍基地。巴基斯坦本身也是“珍珠”之一,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和軍事存在。

  自從美國國防部諮詢公司博思艾倫2004年提出“珍珠鏈”理論以來,這個理論就一直存在爭議和爭論。美國國會研究辦公室2011年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可能正在或想最終在印度洋建立一系列海軍和其他軍事基地,以支持在沿中國到波斯灣石油資源的海上通道開展的海上行動。

  美刊文章稱,另一方面,中國正在印度洋修建商業港口設施,但還沒有在那裡建立任何海軍基地。在一次“軍事平衡2011”會議上,一位退役的官員稱,解放軍海軍可能在中東某地建設永久海外軍事基地。中國國防部隨後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還沒有在海外建立海軍基地的計劃。儘管“珍珠鏈”是否存在仍需觀察,但這些“珍珠”和中國海軍的挑釁言辭讓該地區變的不安定。例如,印度擔心中國正在利用港口包圍自己。即使這些深水海港表面上是為了貿易,然而如果石油成為稀缺資源,中國“可能將它們用於軍事或戰略目的”。

  儘管十分盛行,但“珍珠鏈”理論更多是一種推測,而非明確的事實。一方面,商業港口不一定會變成海軍基地。“外交官”網站認為,中國將根據傳統智慧,解決進入印度洋這些地方(而非基地)的途徑。北京正在談判,以允許其軍艦擁有訪問瓜達爾、漢班托和吉大港等港口,並進行燃料補給和修整的權利。這樣看來,中國並不希望完全擁有自己的基地網絡。

  對“珍珠鏈”的擔心也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尚未獲得將這些港口轉為海軍基地的能力。防務專家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2008年對瓜達爾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訪問,他被瓜達爾與外界因海水和荒涼的沙漠隔離而震撼;同時,俾路支省的不穩定也阻礙了它的發展。卡普蘭表示,安全環境充滿危險,從瓜達爾港到中亞和中國的管線網絡需要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政治穩定。直到現在,儘管中國可能在瓜達爾港建立海軍基地,它仍然沒有得到發展。目前,“珍珠鏈”隻是中國的一個夢想(世界其他國家的夢魘),而並非現實。

  然而,正如“外交官”網站認為的那樣,“沒有證據並不等於不存在”;“珍珠鏈”或許現在不現實,但這並不能保證中國未來不會建立海軍基地,也不會掩蓋中國的長期海軍現代化。

  無論“珍珠鏈”理論是否存在,人們都應該關註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海軍實力有多大的提升,以及它對中國鄰國和美國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而“珍珠鏈”戰略的有效性則並不重要,但中國海軍能力的投送及其背後的合理性則更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