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在環境污染這個事情上,很多人的底線是鈍化的。常州的毒土地事件,魅影重重。比如三月下旬,學校、家長分別委托專業檢測機構作了檢測,結果都是符合國家標準。但是這與央視的污染地塊部分污染物超標竟十萬倍這個說法是矛盾的。再比如,地方部門看起來非常迅速的回應當中,很巧妙的回避了學校建設環評程序是不是違法,以及到底有沒有數百學生的身體異常等關鍵性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亂象重生凸顯了監管的責無旁貸。近年來,從江蘇揚州到江蘇靖江,再包括到江蘇南京發布特大化工水污染事件,各種化工污染或者是疑似化工污染,為什麼總在相近的地方出現相似的恐怖片呢?
大家想問的就是幾個問題:第一,在“毒土地”這件事上,“毒土地”到底是不是真的;環保執法的“牙齒”在哪裡?第二,在今年2月,《江蘇省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正式發布。作為化工大省,江蘇的石化主營業收入已經長期穩居全國第二,那究竟還有多少類似的“毒土地”因為化工發達而偷偷地,或者是光明正大地蟄伏在我們身邊。方向有了、手段有了,目標也有了,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重磅的環境事件或者說公共事件,咱們的化工安全與環境監管果真是仁至義盡了嗎?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和經濟、化工和民生並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關係。在決策理性和民本行政當中,完全可以實現多贏。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該管必須要嚴管,而且不能為眼前利益遮望眼。
“毒土地”事件之後,對於地方部門來說,千萬不要遮遮掩掩。可以來一次全省的排查,澄清真相或是查究責任,真正做到取信於民。環保這件事,雖然需要水磨的工夫,但卻是真正考驗公共治理初心,和以民為本取向的大問題。
本文作者:光明網資深評論員鄧海建
(來源: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