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初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人對街頭一幕印象深刻:無論機場還是車站,商廈廣場或是旅遊景點,荷槍實彈的軍警隨處可見。即使如此,布魯塞爾今年已遭遇兩次恐怖襲擊。
長期以來,歐洲一直是安逸、平靜的代名詞。但近年來一波又一波的恐怖襲擊徹底打破了這裡的寧靜,它像一顆毒瘤,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歐洲人的神經。
恐怖襲擊呈現新態勢
今年以來,雖然歐洲各國不斷加大反恐力度,歐洲地區的恐怖主義活動仍呈現高發態勢。恐怖分子還有意挑選遊客多、人群密集的場所發動襲擊。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歐洲地區已發生至少13起恐怖襲擊,涉及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瑞典、芬蘭等多個國家,造成至少58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前負責人弗雷德里克·加盧瓦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目前歐洲每4至6周就會發生一次襲擊事件。“以至於相對平靜一段時間後,人們就會預感有什麼事情將要發生。”
如今的恐怖活動,既有“獨狼式”恐襲,也有有組織行動。參與巴塞羅那恐襲、芬蘭恐襲等的嫌疑人,沒有案底,沉默寡言,平時與常人無異,更增加了警方的查緝難度。恐怖分子還利用社交網絡進行串聯,並使用日常生產生活工具作案,讓防範難上加難。
此外,恐怖分子還越來越呈現出本土化趨勢。多起歐洲恐怖襲擊的參與者均是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歐洲國家曾對受極端思想影響的人去中東等戰亂地區參加恐怖組織睜一眼閉一眼。隨著“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在中東國家遭到重創,這些人利用合法居民身份返回歐洲。歐洲刑警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約有5000名歐洲人涉嫌前往中東地區參加“聖戰”,他們已成為歐洲警方的心腹大患。
歐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