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同意就旨在向人民幣匯率施壓的提案進行辯論表決,雖是立法的第一步驟,但受訪學者認為,美國議員的提案純粹是出於國內政治考量,只是種政治口號,甚至是“炒冷飯”,最終不太可能獲通過,確立為法律。
美國部分議員希望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中的反補貼關稅,迫使人民幣升值,進而幫助價格普遍較高的美國商品挽救競爭力,刺激經濟。
可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人民幣過去六年已升值不少,由2005年的1美元兌人民幣8.27元上升至6.30元,但美國經濟卻也依然浮浮沉沉。
他說:“從經濟理論和歷史現實來看,人民幣和美國經濟之間實在沒有太大關聯。美國議員將兩者聯繫起來,不過是因為美國經濟和失業率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想把矛頭指向海外找個替罪羔羊。”
但趙錫軍堅信不論是美國議員或民眾,最終冷靜思考後都能清楚分析利弊,不會通過這個法案。“中美貿易如果減少,對兩國都沒有好處。美國商人從中國進口了不少便宜貨品,如果減少進口,可能引發當地另一輪失業潮。”
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51個美國企業與商團上個星期就特地寫信敦促美國參議院不要支持這項法案。他們擔心所屬企業在華利益會因法案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