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3”為核心的高考改革,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鋪開。《科技日報》最近調查了率先試點的浙滬兩地,發現物理“遇冷”已成事實。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考慮到高考的重要地位,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遇冷”的現象,必然引發諸多關注。
這裡所說的“遇冷”,是一種相對狀態。在“理想”狀態下,考生要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門課中選擇三門,那麼,每門課被考生選中的幾率都是50%。而出於對興趣和能力的現實考量,這六門課在被選率上總會有個高低,因此,總會有一兩門課程“遇冷”。只要具體的制度設計確實能够體現興趣的重要性,在分數核算上能够保證公平,單一學科“遇冷”也是正常的,不值得大驚小怪。
目前輿論最大的擔憂,其實就在於物理被選中的比例。在2017年高考中,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只有8萬人選考物理;而在上海,選擇物理的考生也僅占30%。如果一門學科的發展,全憑人海戰術,那麼,比例過低確實很令人擔憂。但問題是,物理以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并非如此,沒有任何證據能够證明,那些在物理學領域領先的國家有龐大的“物理人口”。換個角度來看,在文理分科的舊模式之下,為了高考學習物理的學生確實比例很高,但對學科發展有明顯的推動嗎?
正是考慮到傳統文理分科體制存在的弊端,從六門課中選考三門的“3+3”模式應運而生,其核心并不在於某個具體的科目,而在於賦予學生選擇權。物理“遇冷”確實與考生、家長的“算計”有關,但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則在於學科特點本身。換言之,物理課程的難度較大,而物理課與普通學生興趣能力的匹配度本身就不高。不妨以社交平台上的流行話題做個對照,對人文歷史的關注占據絕對優勢,能跟“理科”掛上邊的也多是科技新知。因此,如果在“3+3”模式下物理不“冷”,這恐怕才是反常的。
上面所講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從中也不難推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公衆關注物理“遇冷”并不是擔憂物理學科的未來,而是有其他更關鍵的考量。梳理一下有關的言論可知,普通公衆議論最多的,恰恰是單個學生在選擇物理之後是否會在高考中吃虧,換言之,對高考公平性的憂慮才是核心議題。也正因如此,其實,人們討論的重點,是強調全省排名而非卷面分數的“等級賦分”制度,“遇冷”的物理只是這場討論的背景罷了。如果把物理換作其他學科,討論仍然可以“順利”地開展下去。
從公共輿論的層面來看,對物理“遇冷”的討論,并不“新鮮”。在一些省份試點大綜合取代文理分科的階段,以學科爭論為表象的議論也曾有過。只要對優質高等教育的競爭依然這麼激烈,類似的爭論就不會停止,盡管它會以各種不同的“由頭”引發出來。如果一定要對“3+3”模式加以評判或調整,也應當重點考量高考改革是否偏離了最初的目的,而非某一學科的冷與熱。(來源: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