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促進經濟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8-12-05 00:15:46  


 
  三、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適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系

  根據社會事業發展規律和公共服務的不同特點,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穩步推進民生保障體系建設。

  合理界定財政保障範圍,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制定完善一般性開支標準,推進服務型、節約型政府建設。對公務購車用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出國(境)經費等實行零增長。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對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保障力度,支持具有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逐步走向市場。

  增加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根據公共服務的層次性,相對動態地劃分基本與非基本公共服務。整合各種財政資源,增加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加大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態環境等方面的投入,並抓緊建立健全以下相關機制。

  一是優先發展教育投入機制。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政策,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完善和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推動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大力推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繼續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

  二是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促進就業支持機制。推動建立並完善制度統一、標準有別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進和規範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研究完善並適時出台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支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認真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的各項工作。繼續推進東北、中部地區及部分中央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認真落實水庫移民政策,重點解決庫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薄弱問題。認真落實減免稅費、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職業培訓補貼等促進就業的財稅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