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四個泡沫 2009年開始都要享受到

http://www.CRNTT.com   2009-01-29 10:16:03  


 
  第一個管道在宏觀調控的壓力之下,銀行從民營企業部門大量收回流動性,打給地方政府從事基礎建設去了,就是GDP工程去了,這就是爲什麽四五年宏觀調控下來,我國的廣義貨幣增長率和信貸規模增長率依然維持在16—18%的高峰,依然沒有减少,這是爲什麽?因爲錢都去了公共建設部門,這就是爲什麽這麽高的信貸規模增長率,而在座各位民營企業家享受不到實惠的原因,就是因爲整個社會流動性産生了逆流轉現象,從民營企業轉到了公共建設部門,因此根本就不是流動性過剩,而是流動性移轉的問題,從而使得民營經濟開始蕭條,而公共建設部門開始膨脹,這就是我所說的二元經濟,和公共建設有關部門是過熱的,民營企業大部分是過冷的,我們這麽多年就是二元經濟。

  第二個管道在宏觀調控的壓力之下,配合上了前面的成本、匯率、《勞動合同法》等等壓力,使得民營經濟部門更不想幹了,結果就是從民營製造業拿出大量應該投資在製造業錢不投資,打到過熱部門炒樓、炒股去了,從而造成第二個管道流動性由過冷部門逆流轉到過熱的部門,而使得過冷的部門更冷,過熱的部門更熱。

  請你注意,這三個管道毫無例外的都使得這個社會的流動性,過冷的部門更冷,過熱的部門更熱,這就是07年當政府提高利率,或者存款準備金率,當天的股價都是上升的,而且從無例外,一般都不能解釋,一般宏觀調控股價應該下跌,爲什麽上升呢?而且每一次都是上升的,原因就是提高利率的結果,使得更多民營製造業資金進入股票市場,造成股價上升,所以二元經濟才能解釋這種奇怪特殊的現象。

  我們的樓市也是二元經濟的産物,根據一些學者做的研究,發現深圳資金炒地産資金7%是外資,其中6%是港澳臺資金,只有1%是真正的外資,93%都是內資,什麽意思?那就是我07年所說的,深圳房價爲什麽上升這麽快?因爲深圳企業倒閉數目應該是越來越多。這就是當時所謂的奇怪推論,也就是深圳房價翻幾翻的緣故。製造業資金流入樓市的結果通常是進入高檔樓盤,所以高檔樓盤價格拉高之後,附近中低檔樓盤隨之水漲船高。所以真正有泡沫的是中低檔樓盤,而不是高檔樓盤,這種現象就很可怕,由于高檔樓盤拉抬速度過快,使得後續大量資金竟然慢慢進入了整個結構錯亂的房地産市場,就是以中高檔收盤爲主,這個現象是非常讓人遺憾的。所以今天我跟大家演講的,這種樓價上漲的後果使我們地産商産生誤判,誤判的結果,是大量資源被這種高檔樓盤,或者中高檔樓盤所鎖定,大量資源進入這種樓盤,一旦蕭條之後,使這種樓盤産生嚴重的供過于求的現象,而農民工這樣的弱勢群體根本買不起,你再怎麽跌還是買不起,因爲我們整個房地産資源就誤導到了結構性的扭曲上面去了,那就是以中高檔爲主,加上政府提倡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物,這樣造成的差距就更大,實際上真正的農民工還是買不起。這就是絕對扭曲式的超額供給,這種超額供給更可怕。11月份開始的金融海嘯威脅,使得地産商的資金鏈變得非常緊張,結果就是09年開始由于誤導到這個行業,使得 09年開始的地産沒有大面積的新樓盤推出,沒有大面積的新樓盤重新開始構建,這個就非常危險,現在不是樓價跌不跌的因素,而是09年政府要如何刺激大面積的構建地産。否則這個衝擊是不可想像的,這就是09年的地産危機。地産危機來源就是我剛才講的,這裏是超額供給,這裏是超額需求,兩個沒有連在一起。如果你這麽理解房地産市場跟股票市場,你會發現這兩個市場的驅動因素就是二元經濟,你只要把二元經濟徹底理解了,未來的股價、樓市走勢非常容易判斷。

  對于2009年政府的4萬億救市工程我想從目的、行動跟手段三方面做一個全面的評估。首先看一看4萬億的資金用途,你們都知道大部分是中西部的基礎建設,對于這個用途,我是贊同的,因爲它講的非常明確,目的是爲了增加中西部人口的就業量,如果達到這個目的,那在中西部投資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你認爲這個目的可以達得到,如果爲了這個目的保8也可以做得到,但是我要提醒的是,你的副作用是什麽?如果要在中西部創造8%的GDP增長需求,同時大量雇傭中西部人口這個我相信做得到,可是我要提醒的是,你能不能够承受副作用,因爲金額太大了, 2009年之後能不能籌到4萬億都是未定之數,包括我本人在內都比較懷疑,除非你印鈔票,由于9月份開始我們已經和歐美工商鏈條挂鈎,所以從今年開始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將大幅下滑,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如果財政收入大幅下滑,你如何籌集4萬億這本身就是一個疑問。

  可是按照原先規劃,中央政府出一萬多億,地方政府出一萬億以及銀行融資兩萬億,我對于地方政府能够出一萬億我本身就表示懷疑,中央政府能不能出一萬億我也表示懷疑,但是對于銀行挪出兩萬億我不太懷疑。宏觀調控的第一個管道就是在銀行的運作之下,它將從民營經濟收回大量流動性打給地方政府,從事基礎建設。因此它的結果就是民營經濟更蕭條,這就是代價。同理可推,如果你要從銀行拿出兩萬億融資,或者是政府直接發債賣給銀行,其必然結果就像剛剛講的第一個管道一樣,從民營經濟抽出兩萬億資金打給地方政府從事中西部的基礎建設,如果這個推論是正確的,那麽你的代價就很清楚了,你要維持保8,以及中西部就業量所付出的副作用,以及代價就是民營經濟更蕭條,倒閉更多,失業更嚴重。

  我認爲目前保8本身都是錯的。我國是一個根本不該看GDP增長的國家,真正看GDP的是美國,因爲美國都是民營企業。我們呢?我們保8是什麽結果?那就是透過鋼筋、水泥硬堆起來保8,而且代價就是民營經濟更蕭條,更貧窮。這就是我們保8,保10的代價,保8,保10的應該是美國。所以目前你問我郎教授具體怎麽做?這個不用操心,首先把資源用做于民生相關的民營經濟,就是放弃保8,藏富于民。

  如果我把4萬億投資基礎建設,是一錘子買賣,建完了就失業了,那怎麽辦?再建第二台,再就業,建完以後又失業了,那怎麽辦?做回頭拆第一條,一拆又就業了,拆完以後又失業了,又拆第二條,所以搞了半天你建了兩條,拆了兩條,老百姓是全民就業,最後什麽事都沒有幹,結果啥事都沒有幹,這就是基礎建設。

  4萬億投資在民營經濟有什麽好處呢?就是滾雪球,如果你能把民營經濟投資營商環境改善了,你大量投資他,他賺的利潤是最重要,當企業賺了利潤之後會進行轉投資,這樣賺更多的錢聘更多的勞工,給他們更多的薪水,然後再進行轉投資,從而産生所謂滾雪球的效應。一個國家的富裕,我告訴各位,是靠利潤,而不是高GDP的增長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