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溫總理坦承嚴峻挑戰 賴有堅定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09-01-30 11:49:23  


溫總理坦承中國經濟受到嚴峻挑戰,但是抱有堅定信心。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新華網今天登出于豐慧的評論文章,作者認爲“總理坦言危機的勇氣來自堅定信心”。文章内容如下:

  溫家寶總理1月28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年會上發言時表示:“坦率地說,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也造成較大衝擊,我們正面臨嚴峻挑戰。主要是:外部需求明顯收縮,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城鎮失業人員增多,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明顯加大。”(1月29日新華網) 

  肇始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自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令全球各個國家都措手不及。大量金融企業倒閉、破產、兼并重組;許多實體經濟面臨空前困難;失業增加;以美國為主的經濟體消費急劇下降;對以出口導向為主要經濟增長模式的國家影響越來越大。對中國而言,外部需求的明顯萎縮,對沿海許多出口加工企業影響嚴重,一些中小加工企業關停倒閉,部分農民工失業返鄉;許多城鎮人員、農民工和大學生面臨就業困難、失業增加的困局。中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經濟下滑風險增大。 

  縱觀世界歷次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發生和演變,都有兩個致命原因:一是泡沫破裂後造成的流動性缺乏,二是信心喪失殆盡。而信心喪失後,不但使危機的影響程度放大,而且削弱了應對危機措施的力量。這就要求,應對危機最少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必須刺激市場的流動性,另一方要下大力氣恢複市場和國民信心。 

  溫家寶總理2008年9月24日在紐約面對美國經濟界知名人士,用斬釘截鐵的聲音說:“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中國農歷牛年伊始,溫總理開始了對歐洲四國及歐盟總部的訪問,出席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年會,這次訪問也被稱為“信心之旅”。 

  信心并不是盲目樂觀,信心并不是空洞無物,信心也不是空喊口號。信心是要靠實力、及時准確決策和有效應對措施來支撑的。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推出了總額達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計劃,規模相當於2007年中國GDP的16%,這一方面是實實在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另一方面對於恢複中國乃至世界市場信心作用巨大。在這場危機中,中國的金融體系始終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中國市場不缺流動性;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增長潛力,將有力支撑中國經濟在較長時間內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因而,我們對中國發展和投資的前景充滿信心。特別是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種優勢越是在困難時期、越是在複雜局面下越能顯示出巨大威力。 

  溫家寶總理面對各國政要、企業家以及全世界坦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較大衝擊的勇氣,來自於中國能够坦然應對危機、化解危機、走出危機陰影,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信心。而這種信心來自於三個方面: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沒有改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