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歐關係背後的“鐘擺”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09-02-07 08:04:22  


 
  “鐘擺效應”揭示,諸如空氣、懸浮物等的摩擦或阻力,鐘擺出現遞降反應,最後止於低點。要保持鐘擺有效運轉,一要減少和排除阻力,二要適時給予助力,以推動鐘擺幅度向更高點沖進。

  儘管中歐之間在經濟層面上“牢不可破”,還在應對諸如全球變暖、恐怖主義等全球性議題上有實質和戰略合作意義,但中歐之間仍然充滿多種破壞因素。中歐之間必須表示出現實主義態度。

  就連經濟層面上也在爆發各類摩擦。中國家電業曾在歐洲一路狂奔,攻城掠寨,正準備在歐洲市場做大家電業這一盤子時,歐盟一道反傾銷“武器”,搞得中國家電業傷痕累累,至今都未恢復元氣。而就在溫家寶總理訪歐前,歐盟正式啟動對中國緊固件產品的反傾銷措施。歐洲是中國緊固件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歐洲在中國緊固件在歐洲鋪開大盤子時,掀翻桌子,釜底抽薪,其行為對中國特定產業造成致命打擊。

  歐盟雖躍升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但歐盟對華啟動反傾銷調查數量也是最多的。而中國也是歐盟最想進入的市場。從某種意義上,中歐經貿關係的技術層面操作還需要中歐雙方更高的智慧水準,在度與時的選擇上,還應朝著理性和互惠的方向發展,否則貿易報復的爆發可能葬送中歐經濟關係的基礎。

  其次就是如何調適“歐洲價值觀”與“中國規則”之間的關係。前德國總理施羅德曾告誡歐洲領袖們,強行向中國推行歐洲價值觀是行不通的。著名詩人易卜生也曾說過:“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它們從不相匯。”

  中國對歐數次“憤怒”外交均起因於歐洲價值觀對中國價值觀的傲慢,比如去年法國發生的“奧運聖火”事件。而外交衝突也必然影響到雙邊關係的正常發展。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規則”的話語權也將相應擴大,歐洲不能無視中國在這方面得到尊重的要求,取消對華武器禁運事實上就是一種尊重的姿態。

  目前,隨著美國奧巴馬政府明確要求關閉關塔那摩監獄,歐洲有可能成為美國安置“東突”恐怖分子的選擇地,英國等國家已經表明不會接收,但德國等一些國家可能不顧中方反對,樂於給這些恐怖分子提供庇護。在筆者看來,關塔那摩囚犯將會是下一個中歐關係波動的“阻力”之一。

  最後,歐盟雖共有一張面孔,但中歐關係的內容卻龐雜多樣,這樣一來,中歐之間的“鐘擺”有可能被個別歐洲大國濫用,通過一家扮“紅臉”,另一家扮“白臉”,肆意“榨取”中方利益。2年前,中德關係一度出現緊張,法國薩科齊高調來訪,攬走了巨額訂單和合同。現在輪到薩科齊扮“紅臉”,德國、英國等又迅速與中方“熱乎”起來。有專家認為,如果歐洲以投機主義心態來對待中方務實主義的作風,那麼,中歐關係仍然還會充滿危機。(作者和靜鈞為國際政治文化研究學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