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不妨再徹底一些

http://www.CRNTT.com   2009-02-19 09:39:03  


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公眾寄予極高的期待。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訊/此間《新京報》今天載文“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不妨再徹底一些”,文章說,犧牲官員的部分“一般人權利”,對於實現社會正義而言是必須的手段。因此,官員及其家庭的財產對於公眾而言,不應存在什麼“秘密”。官員家庭一般的貴重物品,都需要申報,如,珠寶、首飾、古董等,由此,才能完整而準確地計算出官員的財政狀況。文章如下:

  備受輿論關注的新疆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近日有了初步結果,據當地紀檢部門公布,應申報對象共計1064人,已申報1056人,所有官員的“利用職權收禮”申報均為“無”,少數官員購買了兩套房產,其中在烏魯木齊市購買者居多,也有極個別在北京、上海購買了房產,也有購買汽車的。(昨日《新京報》)

   作為破冰之舉,此次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公眾曾寄予了極高的期待。雖然,申報的結果似乎和人們先前的設想有很大落差,既沒有發現官員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的情況,也沒有發現官員家庭財產的異常情況,但這種“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無疑首先應該給予掌聲鼓勵。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阿勒泰官員財產申報為“作秀”,這裡面存在對官員財產申報的誤解。官員財產申報說到底只是一個手段,換言之,公開是“為了發現問題”,而不是“公開就必然有問題”。沒有發現問題,並不是說公開就沒有意義;同理,即使查出了一些問題,也不等於本次公開就完美無缺。公開只是第一步,公開之後的監督、追查,更為關鍵。事實上,國外的經驗表明,單次的官員財產申報往往並不能發現什麼,只有官員財產申報年複一年的持續,反腐部門和公眾就可以從官員財產的變動中,發現異常,找到腐敗案件的線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