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香港預算案 保就業展示承擔決心

http://www.CRNTT.com   2009-02-28 10:21:00  


香港公佈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
  中評社香港2月28日訊/香港時事評論員鄭武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認爲:“務實地看,預算案有未盡完善之處,市民身處困境,有怨氣亦在所難免,但不應一葉障目,將預算案正面的東西都視而不見。”因此應該“公道評價預算案”。文章内容如下:

  財政司司長宣讀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時,相信已預計到這不會是一份得市民歡心的預算案。表面上香港坐擁5000億財政儲備,但不要忘記本港財政收入有極波動的周期性,好景時日進萬金,當經濟逆轉可以立即出現巨額赤字,沙士時的嚴重赤字仍歷歷在目,加上金融海嘯可能持續一段時間,這怎不令財爺在花錢時有所顧慮。一方面要大增開支,刺激經濟;又要顧及財政穩健,為持久戰做準備,注定本港難以如美國般大灑金錢大開印鈔機,市民自然覺得不夠。 

  而且,去年通脹飆升,民生困厄,財爺在預算案大手派糖,令各階層市民都能受惠,皆大歡喜,現在經濟丕變,通脹變成通縮,盈餘變成赤字,但唯一不變的是市民對政府派糖的期望,面對如此殷切的期望,財爺這次的紓困措施自然難令市民滿意,不過如此,預算案仍有免稅、免差餉措施,為中產人士施以援手,說政府不助中產,不紓民困,顯然有欠公道。 

  是的,這份預算案相比不少國家及地區而言,規模不夠大,力度亦不夠重,不過細讀預算案,政府為創造就業,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推基建、擴大舊樓維修津貼、增企業實習津貼、大增短期職位,都可看出政府保就業的決心及承擔,新增6萬多個職位可能是最樂觀的預測,但紓緩就業市場的壓力卻不難做到,而且不少市民確確實實能夠從中得益,畢業生得到寶貴的實習機會、失業重災區的建造業工人能夠得到救急及時雨,我們可以說保就業可以做得更多,但不能說預算案在保就業上交白案而否定整份預算案。 

        保就業展示決心承擔 

  有人批評開設的職位多屬短期及培訓性質,這說法未嘗無理,但要看到的是: 

  一,在經濟不景下,大量職位被擠出市場,就業市場出現失衡,但這種失衡只是暫時性,現在政府以較具效益的資源開設短期職位及培訓職位,既可濟一時之急,又讓員工培訓增值,是一個合適的做法。 

  二,本港一直奉“小政府”為施政圭臬,如果因為一時困境,要政府大手插手勞工市場,直接開創大量職位,將來經濟復甦時撤回極難,恐成尾大不掉之勢,過去每次經濟不景,政府亦多以短期職位應急,當時社會及各界多表認同,現在卻大肆批評,並不合理。而且,如果這些措施發揮效果,市場能增加數萬個職位,整個經濟及就業都能得到支持,各界應該拭目以待,而不是先大肆批評。 

  務實地看,預算案有未盡完善之處,市民身處困境,有怨氣亦在所難免,但不應一葉障目,將預算案正面的東西都視而不見。金融海嘯是一場持久戰,預算案不是唯一的應對措施,當局應該繼續跟進局勢,適時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應對危機,市民亦應多體諒政府,同舟共濟,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