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國“保八”,世界複雜心態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09-03-06 08:31:18  


 
  前里昂證券首席經濟師韋卓思做出了對于中國經濟最爲悲觀的預測:中國2009年的GDP增長將不會超過4%。已經有西方媒體和學者擔憂,如果中國“保八”失敗,可能會使世界經濟復蘇步伐大大延緩。

  “中國只是一個身陷囹圄的大國,”美國《時代》周刊稱,中國是全球“依賴性”最强的經濟體,難以有經濟核心以繼續其“奇迹”。“中國崩潰論”在2009年初再一次被從箱底裏翻了出來。

  “即便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只有6%,在國際形勢一片慘淡的2009年,也是全世界領先的水平,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忽視。” 英國經濟學人集團信息部(EIU)中國省區經濟預測團隊計量經濟師劉倩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采訪時說,“實際上,中國經濟從來就不是一個過度依賴外需的體系。”她指出,有數據表明,近幾年來淨出口對中國名義GDP增長程度的貢獻份額遠不如內需的貢獻大。

有人在懷疑中期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在2月1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甚至認爲,“保八”措施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不可持續,“全球衰退不過是讓這個問題提早暴露了數年而已”。

  在部分境外媒體上,我們還能聽到不少這樣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表示難以看清和心存疑慮的聲音。然而,更多的境外媒體,則是在疑慮中懷揣著對中國的期待。

  1月1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上,象徵中國的巨大五星占據了全部頁面。在其一側,則是醒目的標題:爲什麽中國正常運作?

  “中國是今年唯一一個可能取得亮麗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因爲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慣常打破經濟教科書每一個原則的國家。”該雜志這樣描述道。在文章中,美國《新聞周刊》認爲正是中國政府對經濟領域的有效控制使得中國能够在全球危機下還能穩步前行,中國模式到現在以來有效的運作非常值得研究。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的經濟學家羅斯曼對美國《新聞周刊》說:“應該記住,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出現信貸危機或信任危機的大國。還可以有把握地說,沒人擔心中國政府解决問題的能力。”里昂證券經濟師戴維•墨菲則贊嘆“中國政府以連貫方式采取行動、組織人民和資源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一直讓我驚訝”。

  而美國《外交》雜志認爲,中國無法通過一己之力穩定世界經濟,但如果不能保證中國在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的利益獲得承認,中國是不大可能在重建全球金融系統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

  “應對次貸危機的方法將是中國模式的詳盡演繹,”美國《外交》雜志說。該雜志判斷,儘管中國也受到危機的破壞,但相對于西方而言,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反而有所加强,中國對全球施加影響力的能力將大大增强。

  “很難期待中國帶領我們走出經濟低迷,但我想中國肯定能够起積極的作用,而且他們也願意這樣做。中國肯定能够爲世界經濟帶來助益,但我們不能指望中國擔當撑起環球經濟的支柱,因爲它本身還不够强大。”麥肯錫亞太區總裁多米尼克•巴頓的這段話,或許是對中國當前角色較爲清醒的認識。

  實際上,無論外部世界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持有何種心態,中國“保八”的努力本身,就已經是在向西方宣告一個清楚的立場:救自己,就是救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