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匯儲備 轉換戰略物資儲備

http://www.CRNTT.com   2009-03-25 10:55:34  


中國應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位戰略物資儲備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訊/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李靖今天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表示“我們要高度關注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行為中所蘊涵的風險,盡快采取措施來降低由於美國通脹與美元貶值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的巨大風險。筆者以為,現在該是我國考慮把部分外匯儲備向戰略物資儲備轉換的時候了。”文章内容如下: 

  外匯儲備向戰略物資儲備轉換,是指政府通過一定手段與方式運用外匯儲備,委托有關企業或由政府相關部門在國際市場上購買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所需要的戰略物資,并把這些物資納入國家戰略物資儲備體系。也就是說,將我國以貨幣(主要是美元)形式的外匯儲備向實物形式的戰略儲備轉換。 

  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戰略物資儲備在資源日趨短缺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從國際上看,由國家直接掌握和控制一定數量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物資,是許多國家特別是大國的一貫通行做法。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國的原油進口量由上月的2.616億桶增至3.1983億桶,到2009年2月中旬,美國的商業原油庫存達到3.5億桶,石油戰略儲備超過7億桶。此外,美國在海上漂浮的“油庫”(如,超級油輪以及其他小型油輪)原油儲備超過8000萬桶,相當於全世界一天的石油產量。目前,美國的石油儲備已快達到其儲備極限。在國際油價處於低位的時候,美國有意識、有步驟地大規模囤積石油的策略值得我國在制定戰略物資儲備政策時借鑒。 

  近30年來,我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規模和總量不斷擴大,這對我國戰略物資的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戰略物資的供求矛盾日益顯現,并將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安全與經濟發展速度以及國防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這個時候高度強調進行戰略物資儲備可以確保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可以增強我國經濟的調控能力,避免國內經濟遭受國際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的不利影響;可以穩定我國民衆心態,保持社會穩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