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鹿事件問責官員何以異地高升

http://www.CRNTT.com   2009-04-09 08:46:17  


 
  “帶病複出”屢見不鮮 

  昨天網友曝出鮑俊凱“異地高升”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認為不可思議,“太不顧老百姓的感受了”,也有不少網稱“見怪不怪”,已“習以為常”。

  網友“大饞貓也來炒股票”在自己博客上寫道:每一次“帶病複出”的出現,毫無例外都會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但是,當我們辨析“辭職”、“免職”、“撤職”區別的時候,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即無論冠以什麼樣的名稱,“問題官員”最終只是暫時離開了自己的位置。

  網友“劍指賊心”則表示,“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事實上,“帶病複出”并不少見。據媒體報道,因“黑磚窑事件”被撤職的臨汾市洪洞縣原副縣長王振俊,已複出并長期擔任該縣縣長助理一職;“6·28事件”中被撤銷甕安縣一切黨政職務的原縣委書記王勤悄悄“複出”,調任黔南州財政局副局長一職;“史上最牛縣委書記”張志國曾帶病複出被媒體“攔阻”。

  網友“大饞貓也來炒股票”表示,“我們并不是將被問責官員一棍子打死,也不是說問題官員不能繼續任用,懲戒的目的是為了增強為官者的責任心、戒懼心,培養他們的服務意識,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如果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曾經的問題官員確實改過遷善,不再有問題,是可以繼續任用的。然而,一個對“三鹿事件”這樣一個在國內外都影響十分惡劣的食品安全事故負有責任并受了處分的食品安全主管官員——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食品生產監管司副司長,竟然在全國人民憤怒討伐、中央在嚴肅處理的時候,被悄悄調往異地任職,并且是升官了,這實在是匪夷所思。”

  專家呼籲完善問責制度

  為什麼官員“帶病複出”會一再上演?他們複出如何能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昨天,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問責機制,制度對問責或複出還沒有作出明確的規範,所以并不能說問題官員複出就是完全錯誤的。

  “他們很多都是因為突發事件而受到處分,但他們在突發事件中,到底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承擔多大的責任,問責沒有規定,複出也同樣沒有規定。”他說。

  辛鳴表示,開始實行官員問責制已是我國政治文明進步的標志,但怎麼問責更加科學,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他認為,目前的問責制更多是權宜性的——問責起來,官員也無可奈何,當迫於社會壓力他們不得不下台時,老百姓是出氣了,但官員心裡是不服氣的。辛鳴呼籲盡快建立明確的問責制度,對問責程序化、規範化,越清楚越詳細越好。“比如,事故發生了,什麼樣的結果官員會下台,這樣官員心裡有數,老百姓也心裡有數。”

  “官員要上得高興,也要下得服氣,這樣各方面都能平衡,社會才能良性運轉。”辛鳴說,他作為政策研究者,很能理解政策部門的苦衷,因為任何一個政策的出台都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試驗,不能過於苛求,如果期待馬上就出台一套完整的問責制度,不太現實。(作者:吳玉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