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英九憶蔣經國:改革玩真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4-11 09:48:17  


 
關懷弱勢言行展現平民作風 

  國民黨“立委”李慶華昨天也搬出蔣經國與父親、前“行政院長”李煥的書信,蔣經國擔任救國團主任期間,發現開會議程中有“恭候主任蒞臨”的文字,主動寫信給李煥,要求將“恭候”改成“等候”,字裡行間已展現蔣經國的平民作風。 

  李慶華說,蔣經國希望救國團主動關切工讀學生、殘障學生和僑生。在新聞剪報發現兩名小朋友救人殉身,也批示救國團對這兩名小朋友家中經濟情形加以查告,足見蔣關懷弱勢用心。【楊舒媚、羅暐智/台北報導】 

馬英九發表萬字專文 感念蔣經國
 
  “總統”馬英九今天發表“薪火相傳任重道遠-永懷經國先生”專文,推崇故“總統”蔣經國晚年推動多項改革,讓台灣憲政常態得以逐步恢復,兩岸緊張關係從此開始解凍,對台灣影響重大。 

  馬英九藉這篇全長達上萬字的紀念專文,表達對蔣經國為台灣付出一切的由衷感念。專文刊載在“走過經國歲月”紀念網站(http://www.cck.org.tw)。 

  馬英九在專文指出,近10年來媒體對“中華民國”歷任“總統”的貢獻作過多次民調,蔣經國總是名列第一,滿意度曾經高達七成。 

  曾任蔣經國英文秘書的馬英九,細數他和蔣經國的深厚關係。他說,第一次上陣時他有點緊張,走到蔣經國與外賓之間的小板凳坐下時,因為身材壯碩(當時體重近90公斤),膝蓋頂到小茶几,差一點把茶杯撞翻,尷尬得不得了。 

  後來蔣經國特別交代把小茶几與板凳間的空間拉開一點,以容納他這位新來的“胖秘書”。 

  馬英九也透露蔣經國接受前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專訪,宣布將解除戒嚴之前的過程。他表示,當時已有官員以“戒嚴揹黑鍋”,向蔣經國建議解嚴,前駐美代表錢復就是其中關鍵的一位。 

  蔣經國兩度約見錢復聽取意見後,不久後蔣經國的三公子蔣孝勇即奉命電告錢復安排適當場合宣布解嚴,錢復也立即遵辦。 

  他表示,蔣經國晚年另一項為人所稱道的政策,就是開放台灣人民到大陸探親,體現人道主義,為轉變中的大陸政策邁出重要的第一步,這個政策叫好又叫座,在國際社會也獲得極大的肯定。 

  馬英九說,當蔣經國決定解除戒嚴時,遭到不少人反對;而決定開放組黨、解除報禁、開放探親、不設大陸代表,全都是重大的決定,也不是沒有雜音。他身為幕僚可以體會蔣經國那時的心境和遭遇的困難,但蔣經國每一次做決定,都很自信、很堅定。 

  他表示,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大力推動解除戒嚴、黨禁,開放大陸探親,解除報禁,推動“國會”改革,台灣憲政常態得以逐步恢復,兩岸緊張關係從此開始解凍,這些改革對台灣影響重大。 

  馬英九說,過去21年來,台灣歷經5次“國會”全面改選、4次“總統”直選,也經過2次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已經跨越了歷史的里程碑,邁向成熟。而兩岸關係的改善,為台海的和平與繁榮帶來曙光,大幅降低戰爭的威脅,可見蔣經國當年決策的遠見與智慧。 

  馬英九並強調,只要傳承蔣經國親民愛民的精神,大家精誠團結,勇敢前行,台灣一定會有更美好的將來。這才是紀念蔣經國最大意義之所在。 【中央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