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唐君毅:20世紀新儒學的一代宗師

http://www.CRNTT.com   2009-04-13 10:54:08  


 
  唐君毅借用了佛家之體、相、用三分法,以明心靈觀照的客觀對象和心靈自身的主觀活動。不同的體、相、用三觀,相應於客觀、主觀、超主客觀三界,以此展示出心靈活動的九種境界,此即該著所謂的“心通九境”論。九境依次是:萬物散殊境,依類成化境,功能序運境,感覺互攝境,觀照淩虛境,道德實踐境,歸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天德流行境。前三境屬客觀界,中三境屬主觀界,後三境屬超主客觀界。

  這裡所說的三界九境,均是由心靈依不同的觀照而顯,皆為一超驗的心靈世界所合攝,故所謂主觀、客觀之分,並不是認識論意義上的,而是同屬於心本論的形而上層面。九境,不但包括了心靈世界的所有層面,而且也統攝了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文化成果。相關的科學知識問題,倫理道德問題,文學藝術問題,哲學宗教問題,無不包含在這一龐大的系統之中,由此構成了一個黑格爾式的中國當代的“哲學大全”(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唐君毅先後在文化哲學、中國哲學史等領域作了大量的創發性研究工作,尤其是他晚年的巨著《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建構了一個心通三界九境的超驗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在當代中國哲學中自成一家之言,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唐君毅大事年表

  1909年:出生於四川宜賓柏樹溪,其先世籍廣東五華,為客家。

  1925年: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熊十力等。

  1927年:轉入南京東南大學(後改中央大學)哲學系。

  1943年:出版首部著作《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論集》,與謝廷光女士結婚。

  1944年:任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

  1949年:與錢穆、張丕介等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教務長。

  1953年:《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一書出版。

  1958年:負責起草並與牟宗三、徐複觀、張君勱聯署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1963年:新亞書院改制,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

  1966年:《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出版,此後續出原性、原道、原教諸篇。

  1974年:由中文大學退休,專力於新亞研究所的工作。

  1977年:《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一書出版。

  1978年:在香港病逝,葬於台北觀音山。

□鏈接.同代擷英錄

  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栖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33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後,曾在華西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等校任教,以講授邏輯學和西方哲學為主。1949年去台灣,任教於台北師範大學、台灣東海大學,講授邏輯、中國哲學等課程。

1960年去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講中國哲學、康德哲學等。1995年4月病逝於台北。

  徐複觀

  徐複觀(1902-1982)原名佛觀。浠水人。

  徐複觀早年求學日本,繼而投身軍旅,參加抗戰,曾為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參與機要,最終從政治圈轉向學術界,成為新儒學的重要人物。

  1949年在香港創辦《民主評論》,成為20世紀50至60年代台港地區現代新儒家的主要輿論陣地。其代表作有《兩漢思想史》、《中國經學史的基礎》、《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文學論集》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