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須主動尋求並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09-04-14 09:06:58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日前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如何主動地尋求和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因此,當前應當把消費需求刺激政策建立在提高產業工人、農民和服務業從業者的收入為著眼點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礎之上,改革現行財政模式,規範和約束政府行為,確立和實施“藏富於民”的基本國策,為投資主導型增長模式向消費主導型增長模式的轉換奠定扎實基礎。文章內容如下:

   自從“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成為媒體上頻繁出現的主題詞以來,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就已開始逐步調整收支計劃安排,如何保持充足的流動性和應急儲備,成為個人、家庭、企業和政府的共同選擇。雖然政府一再強調信心的重要性,可老百姓對未來的信心始終無法得到顯著增強。因為刺激消費的關鍵點是讓消費者擁有穩定的收入增長預期,並且社會保障安全網絡能夠切實有效地保障消費者的生存需要和基本福利需求。

  不過近期國內經濟界似乎已被一種較為樂觀的情緒所感染,有一些研究機構和學者進而放言:中國經濟即將走出低谷。這種樂觀情緒的依據是近期的一連串統計數據。根據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20.2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下降17.1%,進口下降25.1%,實現貿易順差185.6億美元,同比增加41.2%。最引人關注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表現良好,服裝出口74.3億美元,同比增長9.9%;鞋類20.8億美元,增長7.7%;箱包9.8億美元,增長11.7%。從環比角度看,服裝出口增長72.5%,家具增長78.1%,鞋類增長42.6%,箱包增長90.7%。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調查的PMI指數(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3月一舉越過標誌著經濟擴張與收縮分界線的50點關口,達到了52.4。而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1%-1.3%;PPI較上年同期下降5%-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